2007 |
作者、讀者、意義─論Quentin Skinner之脈絡主義中的若干問題(I) |
梁裕康 |
 |
2017-08 |
修昔底德陷阱、權力轉移與中美關係 |
唐欣偉 |
 |
2020 |
借鏡日本科技政策之發展--以女性就業和育兒為例 |
鄭子真 |
 |
2005 |
全球化下企業社會責任標準認證與公共政策的接軌:大陸企業家(包括台商)社會責任價值認同的實徵研究 |
曹俊漢 |
 |
2009-08 |
全球治理下非政府組織跨國效應的研究---我國基金會國際接軌可行性的實徵分析 |
曹俊漢 |
  |
2005 |
分析哲學對政治理論研究之影響---以 Quentin Skinner 為例 |
梁裕康 |
 |
2013-08 |
史欽納論霍布斯的自由觀 |
梁裕康 |
  |
2017-08 |
哲學的或修辭的?─論霍布斯理論中宗教與政治間的關聯 |
梁裕康 |
 |
2022 |
國家建立的輓歌?阿富汗、伊拉克與利比亞的比較研究 |
王順文 |
 |
|
國際關係歷史社會學與文明研究的結合:探索一種韋伯式路徑的後西方國際關係學 |
林炫向 |
 |
|
地域文化下的中國大陸地方政府引資行為:以山東省為例 |
王綺年 |
 |
2010 |
外資在中國地方發展中議價能力的轉變---以青島韓、日商為例 |
王綺年 |
  |
2021 |
帝國、宗教與霍布斯 |
梁裕康 |
 |
|
恢復國際關係現實主義的倫理維度:重探現實主義的規範論述 |
林炫向 |
   |
2012 |
我國政治獻金制度改革之研究 |
楊泰順; 鄭子真; 蕭國忠 |
  |
2009-04 |
我國與美國、加拿大遊說規範之比較研究 |
楊泰順 |
 |
2022 |
教權至上或專制王權?─一種對霍布斯政治理論的歷史脈絡分析 |
梁裕康 |
 |
2024 |
日本的新太空發展:法制、安保、太空民主聯盟 |
鄭子真 |
 |
2014-05 |
日本鐵三角運作與財界的能動性 |
鄭子真 |
 |
2015-08 |
是有神論者或無神論者?─霍布斯論上帝存在 |
梁裕康 |
 |
2015-08 |
權力、觀念與對主導強權之韜光養晦政策:以漢文帝和鄧小平路線為例 |
唐欣偉 |
  |
2002 |
海洋與海岸資源合理利用與永續發展---子計畫I:公海生物資源永續利用---我國遠洋漁業之法政研究(II) |
王冠雄 |
 |
2001 |
海洋與海岸資源合理利用與永續發展---子計畫二:公海生物資源永續利用:我國遠洋漁業之法政研究﹝I﹞ |
王冠雄 |
 |
2020 |
科普活動:運用新興科技於原住民傳統文化創新課程成立行動部落創客教室之推廣活動計畫(主題二) |
林崇義; 柴昌維 |
 |
2003 |
第三種自然權利:中國古代「主逸臣勞」思想格局背後的性理 |
詹康 |
 |
2024 |
絕對權力有多絕對?─論霍布斯權力觀的宗教基礎 |
梁裕康 |
 |
2020 |
經濟外交機遇與挑戰--以南韓為例 |
王綺年 |
 |
2001 |
聯邦主義理論與制度之研究 |
楊泰順 |
 |
2017-08 |
自然法與近代國際規範結構的形成:格勞秀斯的國際政治思想的貢獻 |
林炫向 |
 |
2010-08 |
自由與必然---論霍布斯公民科學與自由意志的關聯 |
梁裕康 |
  |
2023 |
致榮耀:後冷戰起日本安全保障的反思與挑戰 |
鄭子真 |
 |
|
致榮耀:後冷戰起日本安全保障的反思與挑戰 |
鄭子真 |
  |
|
西亞與東亞國際體系的誕生與轉變之比較 |
唐欣偉 |
   |
|
詮釋途徑與國際關係學的結合:探索一種國際關係文化理論的可能性 |
林炫向 |
  |
2016-08 |
論宗教在霍布斯思想中的角色 |
梁裕康 |
 |
|
論宗教脈絡在霍布斯政治理論中的角色 |
梁裕康 |
 |
2009-08 |
論霍布斯政治理論中懷疑主義的角色 |
梁裕康 |
  |
2011-05 |
遊說法執行成效之研究 |
楊泰順 |
  |
2001 |
雅典政治思想引言(一種附涉互文的解讀遊戲) |
閻嘯平 |
 |
2023 |
霍布斯政治理論的形上學基礎 |
梁裕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