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名: | 作者、讀者、意義─論Quentin Skinner之脈絡主義中的若干問題(I) |
作者: | 梁裕康 |
關鍵詞: | Quentin Skinner John Searle Jacques Derrida Dominick LaCapra 脈絡/脈絡主義 |
日期: | 2007 |
上傳時間: | 2009-07-30 11:41:00 (UTC+8) |
摘要: | 本計畫欲討論與評估後結構主義(post-structuralism)對於Quentin Skinner 政治思想史方法論的批判。Skinner 方法論的主要依據是源自於John Austin 的語言─行動 (speech-act)理論,認為文本(texts)的意義來自於透過對脈絡(context)的掌握所理解的作者意圖(intention)。然而當代語言─行動理論哲學家John Searle 卻受到Jacques Derrida 來自後結構主義的批評,認為Searle 將個別時期受到特定之脈絡所影響的說法不正確, Derrida 強調語言的特性是在任何的脈絡下都可以被再述(reiterate),因此在決定文字意義時,脈絡是一個無法判定(undecidable)的概念,是被後來的人所重構而成,因此所謂透過復原脈絡進而正確認識作者意圖是不可能的。Dominick LaCapra 與David Harlan 則進一步根據這種見解,質疑Skinner 理論中無法解釋歷史學家應如何去決定那個脈絡才是恰當的,尤其是Skinner 的說法中已經預設而非假設特定脈絡是存在且可被重建的說法有何根據。本研究將評估從這二支來自哲學與史學的批評是否能夠真正撼動 Skinner 的方法論。 |
顯示於類別: | [政治系暨政治學系碩博士班] 研究計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