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 |
從景觀生態學觀點探討都市綠地─以台北市信義計畫區為例 |
鄧東波 |
 |
2007 |
復興鄉地區土石流發生潛勢之分析研究 |
簡嘉慶 |
 |
2006 |
應用GIS與細胞自動機(CA)模擬都市空間之擴張—以宜蘭平原為例 |
張永葵 |
|
2023 |
應用UAV影像結合深度學習進行檳榔樹辨識及計數 |
賀柏凱 |
 |
2009 |
應用地理資訊系統進行新百貨公司選址之探討-以台北市為例 |
謝孟宏 |
  |
2007 |
應用地裡資訊系統於陽明山地區植群分布之研究 |
陳正慧 |
 |
2006 |
應用多變量分析法於台灣主要河川流域特性之研究 |
李建生 |
|
2002 |
應用景觀生態計量方法探討集水區河川沿岸土地利用變遷—以德基水庫集水區為例 |
史瓊雯 |
 |
2017 |
應用決策樹分析探討植群空間分布特徵-以曾文水庫集水區為例 |
陳元豪 |
 |
2013-06 |
應用物件導向影像分類於主題圖繪製之探討 |
官群倫; Kuan, Chun-Lun |
  |
2012 |
應用細胞自動機模擬大台北地區都市擴張 |
陳芃妤 |
 |
1998 |
我國古代海圖的研究 |
林旻憲 |
 |
1996 |
我國國土規劃與管理之行政組織研究 |
陳益宜 |
 |
1993 |
我國方志地圖的研究:以明代方志地圖為例 |
劉廷祥 |
 |
2007 |
戰後40年間台灣報紙地名之探討-以聯合報為例 |
歐嘉仁 |
 |
2008 |
房地產廣告地圖設計特徵之探討 |
林怡先 |
  |
2019 |
攜程旅遊網陸客遊記之文本分析 |
張碧分 |
 |
2024 |
整合社群媒體訊息與地理定位於災害地圖繪製 |
李本翔; LI, BEN-XIANG |
 |
2023 |
整合空間與非空間因素量測交通醫療易達性 |
羅偉恩 |
 |
1993 |
數值化暈渲在地圖地貌表現上之應用 |
葉文傑 |
 |
1980 |
數值天氣預報之變分初值化 |
余孟爵 |
 |
1986 |
數值預報初始化的試驗 |
詹志正 |
 |
2013-06 |
新北市土城區休閒步道資源研究 ─以5-OD為規劃原則 |
李寶元; Lee, Bao-Yuan |
  |
2014 |
新北市新莊區都市土地利用空間變遷研究─以1995年及2006年為例 |
邱冠如 |
|
1986 |
新埔義民廟祭祀圈結構之研究 |
黃清漢 |
 |
1980 |
新店地區都市化現象之研究 |
謝英俊 |
 |
1993 |
新店市住宅社區及其環境識覺之研究 |
莊朝權 |
 |
1985 |
新店溪上游氣候之研究 |
朱佰秀 |
 |
1993 |
新店溪河階與曲流之地形學研究 |
曾士林 |
 |
1988 |
新店溪流域上游降雨與流域特徵之相關研究 |
趙家民 |
 |
2002 |
新店溪流域土地利用型態與逕流特性之研究 |
黃榆茗 |
 |
1988 |
新竹地區區域發展與城鄉互動之研究 |
鄧時中 |
 |
2001 |
新竹市量販店、生鮮超市及傳統市場之空間分布與消費行為 |
鄭瑞鈞 |
 |
1980 |
新竹科學園區環境衝擊之研究--社會經濟地理環境之探討 |
楊雲龍 |
 |
1997 |
新竹科學工業園區廠商環境識覺之研究 |
周文岳 |
 |
1997 |
新竹科學工業園區設立後寶山鄉環境變遷及居民識覺之研究 |
王元杰 |
 |
1980 |
新竹縣工業發展之地理研究 |
孫永銘 |
 |
1980 |
新莊市之土地利用 |
鄭正成 |
 |
2007 |
族群、認同與地方~以台灣原住民青少年為例 |
徐君臨 |
                |
1998 |
日治時期台灣醫療之地理研究 |
王駿騏 |
 |
1996 |
春季東亞長輸型沙塵暴現象大氣環流特徵分析 |
洪夢白 |
 |
2001 |
景觀生態計量方法於集水區生態水文之研究-以淡水河流域為例 |
曾正輝 |
 |
1980 |
有限元素法之變分客觀分析 |
謝全生 |
 |
1980 |
有限元素法在數值天氣預報上的應用 |
潘陵華 |
 |
2012 |
東亞冬季沙塵活動與台灣降雪觀測和模擬 |
蔡梨敏 |
 |
2013-07 |
東亞地區繖形科不同親緣類群空間分布及生態氣候棲位的分化 |
米希莉 |
  |
2007 |
東亞沙塵暴季節氣流軌跡與氣候條件分析 |
王怡文 |
 |
1997 |
東北角海岸龍門露營區的遊憩活動研究 |
陳士彥 |
 |
2013-06 |
東太平洋海氣交互作用 - 熱帶擾動引起海溫變化之探討 |
林正偉; Lin, Cheng-Wei |
 |
1990 |
板橋地區聚落發展與生活環鏡之演變 |
余銘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