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間熱帶輻合區(Intertropical Convergence Zone, ITCZ)在全球氣候上扮演重要的角色。ITCZ breakdown的現象在北半球東太平洋夏秋兩季會頻繁的發生。在夏秋兩季,東太平洋上的ITCZ會不斷的生成、產生波動、破碎與消散,在ITCZ breakdown後所產生的熱帶擾動,可能會引起高頻的海氣交互作用,使海溫降低。
本研究利用日本氣象廳的Japanese 25-year Reanalysis Project (JRA-25)的再分析資料,挑選850百帕上升速度場超過一個標準差的時間點,藉此挑選出在東太平洋上具有代表性的熱帶擾動,並分析在熱帶擾動影響下的海水降溫情形。
熱帶擾動與海水溫度變化的分析中,將參考點(西經130度、北緯7.5度)周圍2x2度的區域(西經129~131度、北緯6.5~8.5度)海水溫度平均,發現引起海水降溫的個案佔了66.5%,但在區域合成圖中,無論參考點分析的海水溫度降溫與否,皆能發現在熱帶擾動經過前後一天,其參考點附近區域海水(西經120~135度、北緯5~10度)皆有降溫的情形;而在風場方面,由吾人所分析的區域中,熱帶擾動發生前後,呈現明顯的跨赤道南風特徵。
在研究區域受到熱帶擾動影響但區域海水並未發生降溫的分析中,由於本研究的個案選取方式所影響,並無法明確定義熱帶擾動的中心位置,所以在區域海水降溫的特徵中,並沒有辦法呈現顯著性的降溫;由風場分析中,也發現到在熱帶擾動經過後,有反氣旋環流移入研究區域,也有可能為區域海水未發生降溫的可能原因。但由區域合成圖中,依舊能發現區域海水降溫的特徵,所以吾人確信在東太平洋上的熱帶擾動影響之下,海水溫度確實會受其影響而降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