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 |
Andreas M. Kazamias歷史取向比較教育方法論之研究 |
黃柏叡 |
 |
2020 |
P. Ricoeur意識形態觀點的詮釋學探究及其德育蘊義 |
游振鵬 |
 |
|
P. Ricoeur有關責任與公正的觀點及其在我國道德教育上之意涵 |
游振鵬 |
 |
|
P. Ricoeur自我觀點的哲學探究及其在道德教育上之意涵 |
游振鵬 |
 |
|
P. Ricoeur關於情感與犯錯的觀點及其對台灣道德教育之意涵 |
游振鵬 |
  |
|
P. Ricoeur隱喻觀點的詮釋學探究及其道德教育意涵 |
游振鵬 |
 |
2020-09-03 |
創新科技與翻轉教學的實踐:線上即時回饋系統融入師資培訓課程中教與學效能之分析 |
陳信助 |
 |
|
土木營建領域的教學改造與創新課程-發展融入產業導向的核心能力指標與學習風格的適性課程 |
陳信助 |
 |
2023 |
地方本位品格教育課程的教學實踐及學習成效 |
陳盈宏 |
 |
2022 |
大學生評鑑教師教學行為意圖之研究:計畫行為理論之應用 |
侯雅雯 |
 |
2023 |
「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中長期效益評估機制之發展-以「大學生永續素養指標建構及應用」為例 |
陳盈宏 |
 |
2020 |
《實用主義與教育研究》譯注計畫 |
林于仙; 單文經 |
 |
2015-08 |
巨量資料雲端運算時代中大學生資安與隱私問題之探討 |
陳信助 |
 |
2024-08-23 |
性別平等教育的教學實踐及學習成效:審議式教學與地方本位教育的交會 |
陳盈宏 |
 |
2014-08 |
我國高等教育工作環境轉變及其對大學教師工作現況影響之研究(I) |
陳琦媛 |
 |
|
敘事與倫理--P. Ricoeur敘事觀點的詮釋學探究及其德育意涵 |
游振鵬 |
 |
2013-08 |
教育研究機構、研究政策、品質指標建構及其與教育實務關係之國際比較與我國現況的檢討與改進---各國大學與研究機構之研究(後進)人力的培育之國際比較與我國現況的檢討及改進 |
劉語霏; 梁忠銘 |
 |
2013-08 |
教育研究機構、研究政策、品質指標建構及其與教育實務關係之國際比較與我國現況的檢討與改進---各國官方教育研究機構之國際比較與我國現況的檢討及改進 |
黃柏叡; 李奉儒 |
  |
2014 |
教育研究機構、研究政策、品質指標建構及其與教育實務關係之國際比較與我國現況的檢討與改進---各國官方教育研究機構之國際比較與我國現況的檢討及改進 |
黃柏叡; 李奉儒 |
 |
|
教育研究機構、研究政策、品質指標建構及其與教育實務關係之國際比較與我國現況的檢討與改進--歐盟教育研究機構、研究政策、品質指標建構及其與教育實務關係暨各國與我國官方教育研究機構之檢討及改進(I) |
黃柏叡; 李奉儒 |
 |
2014-08 |
教育研究機構、研究政策、品質指標建構及其與教育實務關係之國際比較與我國現況的檢討與改進-我國大學與研究機構之教育研究(後進)人力培育之檢討與改進 |
劉語霏 |
 |
2012 |
於我國高等教育環境實施教學專業發展策略之研究-以教學認證課程、教學專業諮詢與教學學術研究為例 |
陳琦媛 |
 |
|
杜威教材組織論有關問題的探討 |
單文經 |
  |
|
杜威教材論的評析 |
單文經 |
 |
2021 |
當問題導向學習遇上社會學的想像:性別平等教育的教學實踐研究 |
羅逸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