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46962/50828 (92%)
造訪人次 : 12442171      線上人數 : 675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主頁登入上傳說明關於CCUR管理 到手機版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irlib.pccu.edu.tw/handle/987654321/32708


    題名: 凝結尾的形成消散及觀測
    The Formation-disapperance and Observation of Contrail
    作者: 劉廣英
    貢獻者: 大氣系
    關鍵詞: 凝結尾
    日期: 1998-02
    上傳時間: 2016-05-12 15:50:33 (UTC+8)
    摘要: 凝結尾就是指高空飛機後面可見的卷雲狀雲條。以形成過程而言,可以區分為兩 類, 即高溫廢氣與低溫環境空氣混合而成的「混和凝結尾」 (contrail=condensation trail) 與近飽和空氣經過翼尖或漿葉後因突然降溫而形成之「氣動凝結尾」 (aerodynamic trail),後者淡而短,影響很小;前者則是吾人所常見亦是本文所討論的內容。混和凝結尾 (以下簡稱凝結尾 ) 的生成由燃油種類與環境大氣溫度所決定。 以 JP-4 飛行在 200 百帕 (約 40000 呎 ) 定壓面上而論, 如該空域氣溫在攝氏零下 47 至 57 度間,就可能會有凝 結尾形成。至於凝結尾的持續時間則視環境空氣之相對濕度與擴散條件而定。觀測到凝結尾 是常有的事,但因受到缺乏空中參考座標、觀測方向、大氣折射,以及可能有移動等因素的 影響而有所偏差,因而卻僅靠目視而訂出凝結尾與地面的相對位置並不準確。基本上說,大 氣折射指數隨大氣各層的氣壓、溫度及濕度而異,而大氣中此三要素隨時都在變,因而即使 有一條凝結尾固定在空中,在地面上看到的位置如不經修正亦有誤差。這有些像水中的魚, 牠的實際位置與我們岸邊觀看到的位置總有不同。
    關聯: 氣象預報與分析 154 民87.02 頁1-7
    顯示於類別:[大氣系所] 期刊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index.html0KbHTML411檢視/開啟


    在CCU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