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12 |
Economic Interdependence and Interstate Conflict: The Impact of Third-Party Blocs on International Interactions |
張原卿 |
 |
2003-06 |
On the Concept of Political Capital: A Life Cycle Analysis of the Politician Behavior |
張原卿 |
 |
2002-06 |
Trade, Foreign Aid, Tariff and International Interactions |
張原卿 |
 |
2004-06 |
WTO區域貿易協定GATT第二十四條SAT要件之法律與經濟探討-日本、新加坡新世紀經濟夥伴協定(JSEPA)經濟效果評估 |
黃意文 |
 |
2006-06 |
不確定性下風險分攤與契約線的關係:一個幾何分析法 |
廖嘉立 |
 |
2004-12 |
亞洲股市價量關係之不對稱效果 |
鄭婉秀; 邱哲修; 陳玉瓏; 洪偉哲 |
 |
2002-12 |
以涉險值模型初步探討臺灣股票市場信用交易的最低擔保維持率 |
周恆志 |
 |
2005-06 |
價格跳躍下的最適避險策略-日經225指數現貸與期貨 |
高峰; 洪瑞成; 姜世杰; 李命志 |
 |
2005-12 |
公共財的擁擠外部性與最適租稅政策 |
洪小文 |
 |
2006-06 |
共同基金之績效評比-台灣地區之實證研究(1995-2002) |
黃聖棠; 溫英幹; 鄢欽瑞 |
 |
2003-12 |
匯率預測模式績效之研究:馬可夫模型之應用 |
李命志; 鄭婉秀; 陳惠美 |
 |
2004-12 |
台灣地區水泥業營業收入變動來源之研究:l994-2001 |
劉春初; 陳家榮 |
 |
2005-06 |
台灣地區石化產業的現況與WTO影響分析 |
彭開瓊 |
 |
2005-12 |
台灣小汽車產業的發展回顧與保護政策之實證研究 |
周冰瑤; 王光正; 詹滿色 |
 |
2004-06 |
台灣股市八大類股間之長期均衡趨勢分析 |
王淳玄; 林俊宏; 謝俊權 |
 |
2006-06 |
國際委外生產行為對國內勞動雇用決策之影響-台灣製造業廠商之實證研究 |
喬中玨(Chung-Chueh Chiao) |
 |
2004-12 |
外匯投資組合不同風險值模型之比較 |
黃博怡; 林卓民; 洪瑞成; 鄭婉秀 |
 |
2002-06 |
實質選擇權在網路銀行投資專案之應用 |
涂登才; 林達榮; 簡宏昌 |
 |
2003-06 |
實質選擇權於市場進入與退出之決策評估:以乘冪型效用函數為例 |
林達榮; 柯娟娟 |
 |
2001-12 |
我國上市上櫃電子公司衍生性金融商品避險決策之關鍵決定因素 |
盧陽正; 李忠榮; 李英新 |
 |
2001-12 |
新竹科學園區IC產業技術效率之分析--非中立隨機邊界模型之應用 |
林卓民; 陳慧珠; 馬維揚 |
 |
2002-06 |
日本之財政危機與財政改革之研究 |
蔡宗羲 |
 |
2006-06 |
期間利差、股票報酬與景氣循環關聯性之探討 |
邱建; 姜淑美; 翁百郁 |
 |
2005-06 |
異質廠商、綜合銀行與銀行業結構 |
陳啓益 |
 |
2004-06 |
石油輸出國家組織之Cournot動態差分競局實證研究 |
林佳琪 |
 |
2003-12 |
石油輸出國家組織之Cournot動態差分競局理論模型 |
林佳琪 |
 |
2003-12 |
臺北市傳統市場經營效率分析 |
許介星 |
 |
2003-12 |
臺灣上市公司資本大小與產業別之庫藏股宣告效果 |
邱建良; 劉政文; 陳君達; 吳佩珊 |
 |
2001-12 |
臺灣勞動市場失業期間之再估計 |
辛炳隆; 張文檀 |
 |
2005-06 |
臺灣失業勞工尋職行爲之研究-區分母體存活模型之應用 |
張文檀 |
 |
2003-06 |
臺灣稻穀生產成本經濟特性分析--Translog成本函數之應用 |
陳勁甫; 林欣儀 |
 |
2001-12 |
臺股指數期貨不偏性實證探討 |
聶建中; 夏基陸 |
 |
2004-06 |
與時變動系統性風險之研究:台灣股票多頭與空頭市場之實證 |
邱建良; 吳佩珊; 姜淑美; 林佩蓉 |
 |
2002-12 |
貨幣政策對股價報酬之不對稱效果 |
邱建良; 李命志; 李玉玲 |
 |
2005-12 |
貶值的產出效果與失業救濟金的指數化調整:一個效率工資與工資談判綜合模型 |
林秀芬 |
 |
2005-12 |
轉上市對流動性與價格行為之影響 |
洪榮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