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46965/50831 (92%)
造訪人次 : 12757539 線上人數 : 581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全部CCUR
社會科學院
國家發展與與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博士班
--博碩士論文
查詢小技巧: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進階搜尋
主頁
‧
登入
‧
上傳
‧
說明
‧
關於CCUR
‧
管理
文化大學機構典藏 CCUR
>
社會科學院
>
國家發展與與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博士班
>
博碩士論文
>
Item 987654321/51186
資料載入中.....
書目資料匯出
Endnote RIS 格式資料匯出
Bibtex 格式資料匯出
引文資訊
資料載入中.....
資料載入中.....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irlib.pccu.edu.tw/handle/987654321/51186
題名:
中國鄉村振興之個案研究 —以福建廈門市曾厝垵聚落為例
A Case Stud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t ZengcuoanSettlement,in Xiamen City, Fujian Province
作者:
趙韋智
貢獻者:
國家發展與中國大陸研究所國家發展組
關鍵詞:
鄉村振興
地方創生
社會資本
曾厝垵
日期:
2022
上傳時間:
2023-02-24 13:46:11 (UTC+8)
摘要:
在經濟全球化趨勢下,近年來世界各國經濟急速發展,強調跨國企業競爭力的經濟發展模式蓬勃發展,看似帶給人類快速便捷的未來與福祉,但伴隨而來的社會問題卻隨之激增,失業問題、城鄉差距、資源分配不均等困境,圍繞著中國農村。如何解決此重大問題,進而讓離鄉青年願意並回到故鄉,為地方打造生氣、活絡並改善當地經濟、人口老化,地方產業日漸衰弱之窘境是本文的研究動機。
本文所選定研究對象為福建廈門市曾厝垵聚落。主要問題意識為當本地人、外省人和台商同處一社區時,地域性差異會影響整體社區認同與發展嗎?曾厝垵結合在地及台灣特色,作為發展DNA,如何發展社區意識?社區民眾又如何參與?曾厝垵聚落是否有永續發展經營與運作模式,目前發展狀況為何?透過個案研究法、文獻分析法,深度訪談法及田野調查法來展開研究,透過立意取樣的訪談者之訪談內容與文獻回顧進行梳理。
依據研究結果與發現,曾厝垵實現了中國大陸對於重點地區的扶貧與現代化;但社區產業或文化產業不能單單靠模仿與複製,或是被動的依靠上層機關的協助,這正是目前曾厝垵所面臨到較大的困境。故曾厝垵的永續發展方向若能有效運用官、產、學的力量深耕挖掘在地特色,堅守維護本地的風俗民情,從而現代的農村地區和現代的城鎮地區來共同對接現代社會,這樣的道路才是完美理想的鄉村振興。
顯示於類別:
[國家發展與與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博士班] 博碩士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
格式
瀏覽次數
index.html
0Kb
HTML
130
檢視/開啟
檢視Licence
在CCU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