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學機構典藏 CCUR:Item 987654321/51186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47249/51115 (92%)
造访人次 : 14018527      在线人数 : 259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主页登入上传说明关于CCUR管理 到手机版


    jsp.display-item.identifier=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irlib.pccu.edu.tw/handle/987654321/51186


    题名: 中國鄉村振興之個案研究 —以福建廈門市曾厝垵聚落為例
    A Case Stud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t ZengcuoanSettlement,in Xiamen City, Fujian Province
    作者: 趙韋智
    贡献者: 國家發展與中國大陸研究所國家發展組
    关键词: 鄉村振興
    地方創生
    社會資本
    曾厝垵
    日期: 2022
    上传时间: 2023-02-24 13:46:11 (UTC+8)
    摘要: 在經濟全球化趨勢下,近年來世界各國經濟急速發展,強調跨國企業競爭力的經濟發展模式蓬勃發展,看似帶給人類快速便捷的未來與福祉,但伴隨而來的社會問題卻隨之激增,失業問題、城鄉差距、資源分配不均等困境,圍繞著中國農村。如何解決此重大問題,進而讓離鄉青年願意並回到故鄉,為地方打造生氣、活絡並改善當地經濟、人口老化,地方產業日漸衰弱之窘境是本文的研究動機。
      本文所選定研究對象為福建廈門市曾厝垵聚落。主要問題意識為當本地人、外省人和台商同處一社區時,地域性差異會影響整體社區認同與發展嗎?曾厝垵結合在地及台灣特色,作為發展DNA,如何發展社區意識?社區民眾又如何參與?曾厝垵聚落是否有永續發展經營與運作模式,目前發展狀況為何?透過個案研究法、文獻分析法,深度訪談法及田野調查法來展開研究,透過立意取樣的訪談者之訪談內容與文獻回顧進行梳理。
      依據研究結果與發現,曾厝垵實現了中國大陸對於重點地區的扶貧與現代化;但社區產業或文化產業不能單單靠模仿與複製,或是被動的依靠上層機關的協助,這正是目前曾厝垵所面臨到較大的困境。故曾厝垵的永續發展方向若能有效運用官、產、學的力量深耕挖掘在地特色,堅守維護本地的風俗民情,從而現代的農村地區和現代的城鎮地區來共同對接現代社會,這樣的道路才是完美理想的鄉村振興。
    显示于类别:[國家發展與與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博士班] 博碩士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描述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index.html0KbHTML153检视/开启


    在CCUR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