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許多學者認為宋代是中國近世的開端,「澶淵之盟」在宋代政治史上深具意義;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則在宋代藝術、文化、社會、經濟等方面具有多元價值,兩者在近年來都成為學界與世人關注的焦點。本文以國中歷史教科書中宋代歷史的書寫,「澶淵之盟」與〈清明上河圖〉的課文內容發展為例,旨在探討教師如何透過既定的教科書內容,教導學生獲取歷史事實以及提升學生學習歷史學科的概念及思考。
透過文獻分析法閱讀國內外有關「澶淵之盟」及〈清明上河圖〉之研究,再以比較研究法來研究國中歷史教科書各版本之差異,解讀「澶淵之盟」及〈清明上河圖〉與當代政治演變與教科書編寫之間的關係。研究結果顯示,部編版的歷史教科書與審定版的內容,隨著時間的推移,內容有增刪,在108課綱實施後,動態分域的結構影響到教科書的編排,但教師可透過教科書為基礎擴充歷史課堂教學的內容,再藉由歷史事件的思辨來增加學生的素養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