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02 |
一樹舞春風--巴瑞辛尼可夫與白橡樹舞壇 |
林郁晶 |
 |
2001-11 |
不只是感性,更要經營--看組合語言舞團「高感性檔案」 |
林郁晶 |
 |
2005-03 |
不斷變頻的聲波:新點子舞展 |
林向秀; 吳義芳; 黎美光; 蘇安莉 |
 |
1996-01 |
似真似幻的夢裡乾坤 |
江映碧 |
 |
2001-02 |
來自北國的身影--看加拿大溫伯尼專業當代舞團 |
江映碧 |
 |
1997-12 |
動作分析教學 |
林郁晶 |
 |
2000-11 |
唯美與狂野--評無垢舞蹈劇場「花神祭」 |
江映碧 |
 |
2001 |
嘻笑怒罵背後的生死課題—看比利時終極現代舞團《有關借來的人生》 |
趙玉玲 |
|
2000-12 |
多風格的「異質」民族舞蹈:評臺北民族舞團「異色蓮想--藝色聯想」 |
林郁晶 |
 |
1999 |
尼金斯基[Vaslav Nijinsky]與春之祭 |
林郁晶 |
 |
2007-01 |
延續經典 挑戰經典 |
林郁晶 |
|
2015-10 |
彈力帶訓練對芭蕾Sauté跳躍的影響 |
鍾長宏; 戴偉勳; 鄭維怜; 伍曼麗; 彭賢德 |
 |
2003-02 |
從「原形畢露」到「解構、重構」--評振興雅樂舞團「雅樂舞之美--結構、解構、重構」 |
江映碧 |
 |
2005-09 |
從學習模式與統整課程探討藝術與人文之課程與教學的問題 |
江映碧 |
 |
2005-09 |
從學習模式與課程設計探討藝術與人文之教育問題 |
江映碧 |
|
2007-05 |
從現在起,讓我們雙雙起舞! |
江映碧 |
|
2004-10 |
我們如何欣賞舞蹈 |
江映碧 |
 |
2003-06 |
戲舞並重,取材多元--評舞蹈空間舞團<史派德奇遇記之八腳伶娜> |
林郁晶 |
 |
1997-06 |
拉邦動作分析之研究 |
江映碧 |
 |
2003-12 |
拼組行雲流水,多焦鋪陳意境--評比利時終極舞團「騷紅」 |
林郁晶 |
 |
1998-04 |
探尋知性與理性的身體哲學 |
蘇安莉 |
 |
2003-12 |
期待更多的自由與創意--評臺北藝術大學「夢幻蝴蝶谷--胡桃鉗MIT」 |
江映碧 |
 |
2001-07 |
潛藏於近距離的心靈縮影--評體相舞蹈劇場「生命走向另一個世界出口」 |
林郁晶 |
 |
2005-09 |
由芭蕾的起源、演變評析《奇幻莊園》 |
林郁晶 |
 |
2001-10 |
真的是「末末末了一次」了--追憶臺灣舞蹈教育之母:高棪 |
江映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