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本文的主要目的在針對亞理斯多德的「中庸學說」,以及該項學說在他整個倫理學體系中所具有的意義,加以系統化的整理與闡述。本文首先要從「中庸」(mesotes)一詞的基本意含開始探討,指出它並非數量上的算術平均中數,而是一種比較接近幾何比率的適中。其次,我們要探討中庸與基本品格類型之間的關係。這基本的品格類型共有六種,它們分別是:「聖哲之德」、「德行」、「自制」、「軟弱」、「惡行」、「獸行」。除了「聖哲之德」與「獸行」是超乎常人或遠非正常人的品格外,其餘四種類型的品格都可以用「中庸」來衡量或區別。接著探討的是:「中庸」與情境抉擇間的關係,「中庸」雖然是一項客觀而普遍的道德原理,但它仍然為個人在不同情境下的道德實踐,預留了彈性調整的空間,它絕非食古不化的僵化教條。亞理斯多德為了進一步証立「中庸」是一項道德實踐所依據的普遍原理,他為各項德目逐一進行詳盡的分析,卻在此遭遇了若干的困難,本文也將加以探討。最後的結論,將對亞理斯多德的「中庸學說」作一番整體性的評估與檢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