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 |
主動學習教室使用成效之研究(I) |
陳琦媛 |
 |
2020 |
二十世紀前半葉美國進步教育運動的流派與杜威的流派歸屬 |
單文經 |
 |
2019-09-11 |
以問題本位學習法融入班級經營課程 |
陳琦媛 |
 |
2020 |
吳俊升(1901-2000)對杜威行誼與思想的研究之批判 |
單文經 |
 |
2015-08 |
大學教師教學升等制度之研究 |
陳琦媛 |
 |
|
學習電腦程式對運算思維能力影響之後設分析:國內與國際比較( I )(II) |
廖遠光 |
  |
2024 |
《布魯納教育論著自選集一、二卷》譯注計畫 |
單文經 |
 |
2022 |
建構教師專業的跨界論述-高中教師在十二年國教政策踐行中專業資本的建構與運用 |
洪瑞璇 |
 |
2023 |
情境模擬角色扮演之沈浸式虛擬實境師資培育軟體之研發、成效評估與學習過程分析 |
陳琦媛 |
 |
2022-09 |
把世界帶到學生眼前!虛擬實境教材在「比較教育」課程的融入與運用 |
劉語霏 |
 |
2015-08 |
教育制度中的社會正義與適性發展之比較研究---日本教育制度中實現社會正義與適性發展與各國後期中等教育之比較暨我國高中教育之檢討與改進 |
劉語霏; 梁忠銘 |
 |
|
日本教育卓越與各國卓越的課程與教學之比較暨我國之檢討與改進 |
劉語霏 |
  |
2011 |
杜威『經驗與教育』經典譯注計畫John Dewey,《Experience and Education》,1938 Macmillan |
單文經 |
 |
2023 |
杜威的課程理論 |
單文經 |
 |
|
沉浸式3D虛擬實境師資培育軟體之研發、應用與成效評估 :以合作學習拼圖法為例 |
陳琦媛 |
  |
2021 |
班級經營問題本位學習教材實施效果之研究 |
陳琦媛 |
 |
|
《美國中小學課堂教學的變與不變(1890-1990)(第二版)》之譯注 |
單文經 |
  |
|
《美國中小學課程競逐史(1893-1958)》(第三版)譯注計畫 |
單文經 |
  |
|
美國新社會科運動的始末及其對臺灣社會領綱實踐的啟示 |
單文經 |
 |
2021 |
與中學連結的「專題式合作學習」在「閱讀教育與實踐」師培課程之運用與實踐 |
劉語霏 |
 |
2020 |
虛擬實境於師資培育應用之初探:教學與班級經營技巧之訓練 |
陳琦媛 |
 |
|
虛擬實境模擬運用於師資職前培育之初探 |
陳琦媛 |
 |
2023 |
近20年虛擬實境與擴增實境對使用者學習/訓練之成效研究:一個二級後設分析( I ) |
廖遠光 |
 |
2024 |
近20年虛擬實境與擴增實境對使用者學習/訓練之成效研究:一個二級後設分析( II ) |
廖遠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