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名: | 中共振興東北策略之研究 |
作者: | 張又壬 |
貢獻者: | 中國大陸研究所 |
關鍵詞: | 振興東北 市場轉型 區域發展策略 東北老工業基地 區域經濟 系統論 |
日期: | 2006 |
上傳時間: | 2014-06-11 10:51:29 (UTC+8) |
摘要: | 中共總理溫家寶就任後,提出「三極論」,是胡溫體制的新政重要內涵之一,也被當作改革發展績效的施政觀察指標。中共振興東北政策的出台,無異是為了替逐漸衰退的東北老工業基地施打強心劑,這項被中共當局當作戰略層級的政策,在政策背後醞釀的階段,除了顧及區域均衡發展,也可能有鞏固「胡溫體制」的政治意涵。
進入2006,中國大陸的第10個五年計畫也已經結束,2006到2010年,是中國大陸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在這第十一個五年規劃裡頭,可以看出中共當局未來五年裡的地區投資比重以及發展方向。其中在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政策當中,「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依然是中共緊握不放的一個重要改革發展政策。本文以大衛‧伊斯頓的系統論為藍圖,觀察影響中共振興東北策略此一決策系統,其政策輸入(Inputs)與輸出(Outputs)的歷程,並嘗試探求其反餽(Feedback)的影響。
在東北振興策略的模型裡,我們看到中共振興東北策略在諸多討論後發展出更多待解決的問題,包括稅務改革問題,國家資產變賣問題、國企改革不完全等等,加上東北地區體制結構改變不易,貪腐問題更在此時浮出檯面,振興東北的進展必須要步步為營。個人認為中共中央對於振興東北策略工作不會停止,頂多在政策與資金挹注上失去力道,因此在解決舊東北問題的背後也必須防堵「新東北問題」的產生。中共中央振興東北策略的項目未來必定會再增加,包括稅務試點的部分調整,外資的招商必須謹慎,避免將國有資產一賣了之,也必須注重貪腐的清障,否則難得的振興績效將會被消磨殆盡,東北的振興也會愈走艱辛。 |
顯示於類別: | [國家發展與與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博士班] 博碩士論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