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47249/51115 (92%)
造訪人次 : 14341278 線上人數 : 719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全部CCUR
社會科學院
政治系暨政治學系碩博士班
--博碩士論文
查詢小技巧: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進階搜尋
主頁
‧
登入
‧
上傳
‧
說明
‧
關於CCUR
‧
管理
文化大學機構典藏 CCUR
>
社會科學院
>
政治系暨政治學系碩博士班
>
博碩士論文
>
Item 987654321/26550
資料載入中.....
書目資料匯出
Endnote RIS 格式資料匯出
Bibtex 格式資料匯出
引文資訊
資料載入中.....
資料載入中.....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irlib.pccu.edu.tw/handle/987654321/26550
題名:
從文化產業的理論看歷史建物的活化─以淡水河口藝術工坊為例
From the theory of cultural industry to study historic building renovation---as Tamsui art gallery an example
作者:
呂孫綾
貢獻者:
政治學系
關鍵詞:
淡水藝術工坊
日期:
2013
上傳時間:
2014-01-21 13:47:49 (UTC+8)
摘要:
文建會將淡水古蹟群列為申遺候選,周縣長提出淡水河口藝術網絡計畫,這就牽涉到動見觀瞻的「298-藝術工坊」的歷史建物活化問題:對於原先的298 日本警官宿舍,文史工作者強調其載有申遺的歷史記憶;對於後來新建的藝術工坊,藝術界有人期待能表現如巴黎龐畢度文化中心。從一開始,「298-藝術工坊」即可能承擔起被過度寄望的角色,結果現在的藝術工坊確實只能本分地低度發展,而298 日本警官宿舍則已為消失的記憶。
第一章就文化與產業的理論進行基礎探討。首先是針對全球化現況的紀登斯社會理論,以及回到中國《易經》最早的文化論「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以能較高度地掌握有關當前文化產業的理論背景。然後是基於社會批判角度的文化研究理論,以及針對當前發達社會的後現代理論與未發達社會的後殖民論述,並隨時檢討「298-藝術工坊」在批判理論上的可能關聯。最後是借鑑文化產業的總體結構模式,建構從創作核心、個體要素、國內、國際到天下的五層文化產業亞結構理論;同時在總共十六個亞結構的論述中,每次並引介一個世界級的
典範(主要以巴黎為範例,其中也包含龐畢度中心),再提出一些「298-藝術工坊」的淺薄示例,以了解要成為世界級的條件實需多方配合。
第二章針對「298-藝術工坊」的破壞式創新過程進行描述和評論。
首先是介紹淡水河口藝術網絡建構計畫,以了解「298-藝術工坊」的文創背景語境,以及看到地方化現實事務與全球化和天下觀的思維距離。然後,先透過當時的相關論文和輿論等資料,描述拆建「298-藝術工坊」的準烏托邦工程;再通過對若干相關當事人的訪談,了解到激進而又曖昧的工程如何觸及文化批判的一些禁忌。最後,回到正向角度來籌謀藝術工坊與附近古蹟藝廊群的群聚效應:先是藉文化研究所提供的六個角度,來檢視它們這幾年近五十場展覽的內容特質;再是藉文化產業結構圖,來設想它們可有什麼樣的發展前景。
顯示於類別:
[政治系暨政治學系碩博士班] 博碩士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沒有與此文件相關的檔案.
檢視Licence
在CCU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