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47249/51115 (92%)
造訪人次 : 14531130 線上人數 : 1199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全部CCUR
文學院
史學系暨研究所
--博碩士論文
查詢小技巧: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進階搜尋
主頁
‧
登入
‧
上傳
‧
說明
‧
關於CCUR
‧
管理
文化大學機構典藏 CCUR
>
文學院
>
史學系暨研究所
>
博碩士論文
>
Item 987654321/25216
資料載入中.....
書目資料匯出
Endnote RIS 格式資料匯出
Bibtex 格式資料匯出
引文資訊
資料載入中.....
資料載入中.....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irlib.pccu.edu.tw/handle/987654321/25216
題名:
移民署成立及其移民管制研究探討-以歷史角度探討我國境管沿革
Seminar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NIA and the Immigration Rrgulation -Discussing the Evolution of Taiwan's Border Regulation from the Historical Perspective
作者:
蘇群恩
貢獻者:
史學系
關鍵詞:
人口販運
渡海禁令
旅卷
戒嚴
非法移民
Immigration
日期:
2013-07
上傳時間:
2013-09-13 09:53:36 (UTC+8)
摘要:
本研究嘗試就臺灣開發及移民的歷史過程,探討不同時期臺灣入出境管理的沿革與變化。臺灣作為中國東南沿海的重要島嶼,自16世紀以降成為福建、廣東一帶民眾遷徙移民的主要目標之一,西方國家將人員跨越國境之移動稱為「migration」,我國一般則翻譯為「移民」。以國境為界限,人員移動本具雙向性,人員由國境內往外移出稱為「emigration」,從國境外向內移動稱為「immigration」,中文則通稱為「移民」。
一般來說,移民的成因大致上包括:(1)政治因素;(2)經濟因素;(3)社會因素;(4)宗教因素。臺灣早期移民大致皆因為經濟因素,惟1949年國府遷臺之際,才有大規模的政治移民伴隨國府來臺。本研究主要試圖透過觀察、比較臺灣開發移民史過程中不同階段入出境管制措施,呈現臺灣數百年來人口移動的概況與歷史圖像。是故,本論文以下將分別就:(1)清領時期、(2)日治時期、(3)國民政府戒嚴時期、(4)現行移民管理機構及其管理制度進行討論。本文所著重的重點在於:(1)各時期臺灣開發與移民概況、(2)各時期移民管理制度之沿革、(3)各時期移民管理的特色與挑戰。
本論文的研究範疇就時間來說,自清帝國統治以降,歷經日本殖民統治與國民政府戒嚴時期、解嚴以後約三百年的移民、開發史歷程;就空間來說,則涉及到中國東南沿海、臺灣、日本以及後來東南亞各國。就議題而言,主要探究的則是臺灣歷來移民、開發史與入出境管制的發展概況。
臺灣作為亞洲大陸周圍的一枚島嶼,移民在臺灣開發的過程中扮演了極重要的角色。17世紀以降臺灣開始受到西班牙、荷蘭等外國勢力的介入與影響,隨之而來的清帝國統治,則因為政治、經濟情況的變化而使得東南沿海一帶,閩、粵兩省的移民大量來臺,進而使政府設官分治。清帝國雖然幾次頒布渡海禁令,但是受限於統治技術的不足,無法有效控制、管理民眾往返臺灣海峽。待1895年割臺以後,日本殖民統治施以旅券制度,防堵偷渡及妨害社會風俗等情事。
1949年國民政府戒嚴時期,境管功能主要的目的為穩定政權,待1987解除戒嚴以後,臺灣在執政當局開放探親以後逐漸出現兩岸通婚的情況,伴隨近年來開放觀光,更讓彼此之間的人口移動更加活絡,伴隨而生的,則是非法移民、人口販運等問題。
顯示於類別:
[史學系暨研究所] 博碩士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
格式
瀏覽次數
fb130913095129.pdf
4023Kb
Adobe PDF
1370
檢視/開啟
index.html
0Kb
HTML
483
檢視/開啟
檢視Licence
在CCU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