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47184/51050 (92%)
造訪人次 : 13957634      線上人數 : 287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主頁登入上傳說明關於CCUR管理 到手機版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irlib.pccu.edu.tw/handle/987654321/20423


    題名: 對「網路公共領域」的再認識-從廣東番禺垃圾焚燒廠之爭看中國網路論壇的公共性意義
    作者: 李英婷
    貢獻者: 新聞學系
    關鍵詞: 公共性
    公共領域
    網路論壇
    中國網際網路
    日期: 2010
    上傳時間: 2011-11-14 16:23:22 (UTC+8)
    摘要:   過去,中國媒體發展總是受制於政治力的牽制,新興科技與網際網路的興起,出現了足以抗衡這股控制的力量。網路帶來的變化,正在深刻改變中國,不僅為中國大陸提供了一個新的傳播工具與資訊平台,同時也賦予個人空前自由的話語權。
    因此,本研究由網路論壇實踐「公共性」的角度出發,認為「民意的公共性」主要表現在三方面:(一)參與者方面-具有行動及反思能力的公眾;(二)場域方面-具有公平開放、參與的公共場域;(三)意見表達方面-形式表達上必須反映溝通理性與批判。
    採用內容分析與質性觀察,藉由分析《網易》論壇中,討論「廣東番禺垃圾焚燒廠之爭」的文本內容,探討中國網路世界是否展現「公共性」的特色,檢驗「公共領域」這一概念存在中國社會的適切性。
    研究結果發現,網路論壇發揮「公共性」,提供更大的公共議題討論空間與近用權。可從三方面來看,(一)網路論壇激起網民的主動參與:論壇參與者擁有自我看法、參與者態度以中立與理性居多、論壇參與者多為互動傳播。(二)網路論壇是存在自由開放、相互討論的情形:《網易》論壇是開放的意見討論平台,《網易》論壇用戶享有平等發言的機會與基本的言論自由。(三)在《網易》論壇對番禺垃圾焚燒廠論述的分析觀察中,可以發現,論述有致的言說結構可以強化溝通過程的理性層次。
    不過,本研究憑藉著少數言之成理的對話侈言「公共領域」的存在,似乎也太過天真,從學者與傳統媒體的討論中可發現,雖然中國的言論空間已較經濟改革前寬廣,但不挑戰共產黨執政的立場仍是其公領域討論的底限。但是,至少從本研究中可知,當前的中國網民在一個與切身相關,但政治敏感的議題中,已經願意主動對話,這才是最重要的。
    顯示於類別:[新聞系暨新聞研究所] 博碩士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index.html0KbHTML416檢視/開啟


    在CCU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