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46962/50828 (92%)
造訪人次 : 12466246 線上人數 : 905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全部CCUR
文學院
中國文學系博士班碩士班
--博碩士論文
查詢小技巧: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進階搜尋
主頁
‧
登入
‧
上傳
‧
說明
‧
關於CCUR
‧
管理
文化大學機構典藏 CCUR
>
文學院
>
中國文學系博士班碩士班
>
博碩士論文
>
Item 987654321/20408
資料載入中.....
書目資料匯出
Endnote RIS 格式資料匯出
Bibtex 格式資料匯出
引文資訊
資料載入中.....
資料載入中.....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irlib.pccu.edu.tw/handle/987654321/20408
題名:
張文環及其日據時期文學研究
作者:
陳英仕
貢獻者:
中國文學系
關鍵詞:
張文還
日據時期文學
厚生演劇研究會
臺灣文學
福爾摩沙
日期:
2010
上傳時間:
2011-11-14 15:54:36 (UTC+8)
摘要:
提要
張文環出身山村部落,雖曾負笈日本接受現代文明的洗禮,但仍無法掩蓋其天生鄉土性格,同時又兼具文藝家的浪漫氣質,使他的文學作品在同時期的作家中呈現出獨具魅力的特異性。他在日據時期除了創作之外,還組織文藝團體、編輯雜誌,為臺灣文化、文藝的發展與提升貢獻心力。目前與張文環相關的研究,筆者認為綜述有餘,細論不足,例如在生平事蹟方面,包括張文環的成長環境對其日後創作與人格特質的影響、張文環的家庭生活、張文環的處事態度、性情及交遊,前人雖有提及,卻未至詳盡。這些問題,正好提供本文再研究、再論述的空間。
本文第一章闡明研究動機,並對相關研究成果作一概述,同時界定研究範圍及說明小說研究所涉及之文學理論。第二章將張文環之人生經歷分為故鄉經驗期、負笈東京期、戰時體制期、浴火重生期四階段個別論述。第三章則探究張文環的文學原鄉(大坪、梅仔坑),和他與妻小的家庭生活,以及其性情和交遊。第四章以張文環的文學活動為論述重點,包括旅日時期參與「臺灣藝術研究會」、編輯《福爾摩沙》,和戰爭期間創刊《臺灣文學》、成立「厚生演劇研究會」,並論及戰時臺灣文壇的概況。第五章探究張文環走向文學之道的動機,以及他對書寫語言的思索,並逐一析論他旅日期間所創作且現存的七篇小說:〈落蕾〉、〈貞操〉、〈哭泣的女人〉、〈父親的要求〉、〈過重〉、〈部落的元老〉、〈豬的生產〉。第六章所論內容,即一九三八年張文環離京返臺後至一九四五年光復之前發表的小說:〈兩位新娘〉、《山茶花》、〈辣韮罎子〉、〈憂鬱的詩人〉、〈藝妲之家〉、〈部落的慘劇〉、〈論語與雞〉、〈夜猴子〉、〈頓悟〉、〈閹雞〉、〈地方生活〉、〈迷失的孩子、〈媳婦〉、〈父親的送行〉、〈戰爭〉、〈土地的香味〉、〈在雲中〉,並就張文環參與皇民奉公會的情形和其發表的翼贊言論作一探究,藉此了解作家此間的書寫脈絡與文學思想,及隱含在作品中的「言外之意」。第七章總結前列各章要點,並提出本文研究成果及未來研究方向。
基於張文環留給後人的豐富文學遺產,以及在戰爭期臺灣文壇的領導地位,和那為人稱譽的人格特質與人道主義精神,筆者乃就其人、其事與文學盡可能地作一考察,冀能為張文環及其文學之研究做出貢獻。
顯示於類別:
[中國文學系博士班碩士班] 博碩士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
格式
瀏覽次數
gsweb682.pdf
14199Kb
Adobe PDF
4276
檢視/開啟
在CCU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