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史學」所欲探究者,即是討論對「歷史」的如何編纂成法。檢視過去所編修的歷史著作,每一時期的史書,均具有承先啟後的功用在內,形成中國史學的一個傳統。然則,一個時代與一個時代間的史家思想各異,法則見解不同,渠所形成的史學傳統,又是如何承繼?因此,萌生由傳統的實例中去檢證史學繼承的情形,當為最直接的方法,並以之所探求者,能否成為現世史學創作的參考之資。
本文則以南朝四史即:《宋》、《齊》、《梁》、《陳》四書對《漢書》傳統史學有的繼承為例,來作探討。其章節篇次如下:
第一章、緒論
第二章、南朝史學的發展情況
第三章、南四史對《漢書》的繼承情況
第四章、四夷傳的書寫與繼承
第五章、結論
以上五章:第一章,說明本文之研究旨趣、文獻回顧、研究方法與限制、章節架構、未來展望等做一敘述。第二章,鋪陳魏晉南北朝時代的學術背景,以見知南朝史學的發展情況,並做為對傳統史學繼承背景之認識。第三章,討論南朝四史對《漢書》史學的繼承內容,包括史體、史書題名、類傳篇目、史志篇目及敘述手法等的繼承情況。第四章,就南朝四史中對四夷傳書寫的繼承,並及於對域外關係的建立與世界觀認識的再擴大等問題做探討。第五章,結論,以為本文之總結。
司馬遷創造以「紀傳體」為主要的書寫形式,為班固所繼承而加以改變,南四史則繼承《漢書》體例而來,其中又有變異的情形,然而,在體例上「紀」、「傳」、「志」三者為是最基本的體例。從南四史對《漢書》史學繼承的探討中,可以瞭解南朝史家在史書纂修上對傳統與現實的相關聯議題,以作為吾人在繼承傳統史學意識上的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