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二戰後國際關係的結構與過程隨著跨國行為者的繁衍,產生了質
與量的根本性變遷,傳統國際政治的面貌與特色出現新的輪廓:國家不
再是唯一的國際體系內的行為者,軍事武力作為追求國家利益的手段雖
然仍不可避免,但重要性已大為降低。經濟與社會性議題如貿易、人權、
環境生態、社會福祉,逐漸穿越國界將世界串連成一網系,利益團體、
社會與國家間的相互依存關係變得更「敏感」與「脆弱」,導致主權國
家對內、外部事物的影響力益形滑落。資訊、傳播、金融與資本領域的
國際化與全球化,迫使國際關係理論與實務的重新檢視,不僅是學院式
的反思,也是政府與民間決策者的新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