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學機構典藏 CCUR:Item 987654321/16372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46962/50828 (92%)
造訪人次 : 12447931      線上人數 : 599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主頁登入上傳說明關於CCUR管理 到手機版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irlib.pccu.edu.tw/handle/987654321/16372


    題名: 農村產業活化發展策略之研究-以台中縣新社鄉協成村為例
    作者: 劉馥萱
    貢獻者: 巿政暨環境規劃學系
    日期: 2009
    上傳時間: 2010-09-07 14:17:24 (UTC+8)
    摘要: 台灣以農業立國,應隨著社會經發展的變遷,農業失去優勢。因應此發展趨勢,政府訂定農村再生條例草案,期望以產業活化提升農村經濟環境進而改善農村生活環境。近年,農村產業不再被定義為一級產業,而是發展到三級產業。人們漸漸重視在地農村產業,由在地自行發起農村產業活化組織,藉由專家學者與政府適當輔助,宣導農村重要性與存在的價值,讓在地居民有認同感與責任感,及讓都市人們感受到農村存在的價值與重要性。期望在生產同時並能兼顧生態環境,提升當地農村產業競爭力確保農村整體發展,以達富麗新農村的目標。




    而新社鄉協成村位於台中市近郊,由新社鄉至台中市中心於半個鐘頭,因該地區自然環境條件適合香菇的生長,所生產的香菇品質深獲消費者歡迎,加上香菇由生產至包裝銷售、行銷通路皆在此地形成群聚效應,具全台香菇產業生產代表性。全村有一半的農民皆以此維生,因應此研究區之產業,當地有心人士係針對本地區規劃香菇街以此供給一個經濟產業的環境,所有的生產至包裝皆由在當地完成。以當地特有產業與文化結合,並有效的控制品質,亦能帶動農村產業活化,使達永續發展。以新社鄉協成村為研究案例,並瞭解地區農村產業發展特色與文化,藉此研擬農村產業活化發展目標。
    顯示於類別:[都市計劃與開發管理學系所] 博碩士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index.html0KbHTML498檢視/開啟
    gsweb1.pdf85KbAdobe PDF223檢視/開啟
    gsweb2.pdf150KbAdobe PDF328檢視/開啟
    gsweb3.pdf197KbAdobe PDF278檢視/開啟
    gsweb4.pdf151KbAdobe PDF441檢視/開啟
    gsweb5-ch1.pdf253KbAdobe PDF843檢視/開啟
    gsweb6-ch2.pdf391KbAdobe PDF999檢視/開啟
    gsweb7-ch3.pdf289KbAdobe PDF3584檢視/開啟
    gsweb8-ch4.pdf584KbAdobe PDF2894檢視/開啟
    gsweb9-ch5.pdf196KbAdobe PDF1323檢視/開啟
    gsweb10-ch6.pdf181KbAdobe PDF376檢視/開啟
    gsweb11-ref.pdf190KbAdobe PDF943檢視/開啟
    gsweb12-app.pdf315KbAdobe PDF843檢視/開啟


    在CCU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