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47121/50987 (92%)
造訪人次 : 13811879      線上人數 : 257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主頁登入上傳說明關於CCUR管理 到手機版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irlib.pccu.edu.tw/handle/987654321/1311


    題名: 北市綠地植栽結構之美質評估
    作者: 蘇文毅
    日期: 2008
    上傳時間: 2009-08-11 15:12:04 (UTC+8)
    摘要: 臺北市為北區都會中心,在廣大的都市叢林中,座落著為數不少的公園、綠地,為許多民眾假日休閒,遊玩放鬆之地;公園綠地中,除了有休閒遊憩之外還有調節微氣候、生態、教育等功能,植栽結構影響綠地的生態功能,也可能影響美質。不同的植栽組成,不同的排列方式,而什麼樣的型式為人們所喜歡的,什麼樣的植栽型式是人們認為美麗的,為本次研究的目的。
      本研究從臺北市公園中分層抽出77個公園181個樣區,區分為59類型,區別之項目包括:喬木的種類、喬木物種的多寡、喬木的排列方式、樹木的疏密、灌木類型、草花的有無、鋪面的形式以及遠景的類型等八種變項,並經視覺模擬,將與結構無關之干擾變項去除。利用481份網路問卷及人工問卷178份,就照片進行1-10分的景觀美質偏好評價。最後運用現況SBE景觀美值評估法,進行單因變異數分析、T檢定與樹狀分析等統計方法,藉以分析植栽組成結構與人們美質偏好之相關性,並利用個人評分之Z值分析個人特性對植栽屬性之美質偏好之影響。
      經研究結果發現,鋪面的形式、喬木的排列方式、灌木類型及樹木的疏密,為主要影響美值偏好的原因,其中以鋪面的形式為最重要之因素:草地、喬木以群聚方式排列、單棵種植或列植兩列(包括)以上、無灌木之環境最受歡迎。其中灌木美質偏好受整體植栽結構而異,受而年齡、生活背景與是否接受過美學訓練等個人特性會影響其對植栽結構之美質偏好;50歲以上者較不能接受無喬木的空間,中年人較能接受硬鋪面的環境;成長背景為鄉村的人比較喜愛人工修剪過後的灌木、列植之喬木及硬鋪面;有美學背景的受測者較無美學訓練者能接受自然形之植物型態。由以上可知,要將自然景觀帶入公園綠地設計中,尚需引導大眾美值偏好,景觀設計師們必須朝努力這方向前進。
    顯示於類別:[景觀學系所] 博碩士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index.html0KbHTML573檢視/開啟
    蘇文毅01.pdf102KbAdobe PDF720檢視/開啟
    蘇文毅02.pdf228KbAdobe PDF562檢視/開啟
    蘇文毅03.pdf290KbAdobe PDF641檢視/開啟
    蘇文毅04.pdf686KbAdobe PDF2680檢視/開啟
    蘇文毅05.pdf439KbAdobe PDF937檢視/開啟
    蘇文毅06.pdf572KbAdobe PDF434檢視/開啟
    蘇文毅07.pdf181KbAdobe PDF752檢視/開啟
    蘇文毅08.pdf186KbAdobe PDF1134檢視/開啟
    蘇文毅09.pdf5102KbAdobe PDF639檢視/開啟


    在CCU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