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研究的動機,來自於我的憂鬱情緒與藝術創作的體會,進而引發藝術心象與憂鬱之間關係的探問。
本研究訪談一位經由精神科醫師診斷為憂鬱症,並且接受過表達性治療的當事人,訪問該當事人於表達性治療過程中的心象經驗,透過詮釋現象學方法論觀點來呈現心象內容與意義,並深層理解這真實的經驗,以及所帶來的影響。在資料蒐集部份採「半結構深度訪談」獲取文本,繼以「主題分析法」進行資料的整理和分析。
研究結果的部份,站在我與受訪者互為主體的平台上,根據全部文本資料,共萃取出在接受表達性治療中心象經驗的五個共同主題:分別為(一)家似戰場吾成驚弓鳥;(二)母愛的失落,愛母的遺憾;(三)無能、無助、無望成無形箝制;(四)鬱中得靈感,苦質生接納;(五)對「自我的知」獲新生。依上述找出的五個主題說明、詮釋童年受傷情境對受訪者產生的深刻撞擊,體悟到因童年家庭生活而產生籠罩於害怕與孤單的氛圍裡,瞭解此經驗帶來的省思與新意義。
最後依據上述的主題分析結果,提供對憂鬱症、藝術治療運用的再理解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