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46962/50828 (92%)
造訪人次 : 12435530 線上人數 : 584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全部CCUR
理學院
理工學院
大氣系所
--研究計畫
查詢小技巧: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進階搜尋
主頁
‧
登入
‧
上傳
‧
說明
‧
關於CCUR
‧
管理
文化大學機構典藏 CCUR
>
理工學院
>
理學院
>
大氣系所
>
研究計畫
>
Item 987654321/980
資料載入中.....
書目資料匯出
Endnote RIS 格式資料匯出
Bibtex 格式資料匯出
引文資訊
資料載入中.....
資料載入中.....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irlib.pccu.edu.tw/handle/987654321/980
題名:
發展並建立梅雨季豪大雨預報技術(0-36小時)---子計畫:台灣與東亞地區暖季定量降水預報日夜變化特性之評估研究(I)
作者:
王重傑
陳泰然
關鍵詞:
定量降水預報
對流降水事件
梅雨季
暖季
作業模式
日期:
2005
上傳時間:
2009-08-03 15:50:21 (UTC+8)
摘要:
由於現階段暖季降水預報技術之不足,世界各先進國家莫不將此一項目的改善,列為未來十年的重點工作之一。台灣地區亦然,氣象局目前對於梅雨季之預報能力,仍有待改善以符合未來的需求。繼Carbone 等人在2002 年發現美國大陸地區之暖季對流降水分佈,在時間-經度剖面中有明顯的東移特性,顯示這些事件具有相當的可預報度後,近年來作者等人利用衛星資料,亦發現東亞地區之對流具有相似特性。除有明顯日夜變化外,深對流傾向在黃昏前後於青藏高原東側開始發展,隨後以平均約15 m s1 之速度東移,部份事件尺度超過2500 km 與40 h。在5-6 月的梅雨季,此現象較盛夏時更為明顯,顯示梅雨季之降水預報仍有相當的改進潛力。另外,作者對於對流與降水分佈日夜變化特性在空間上之變異度,以及其在不同區域之季內變異,在近年來亦多有研究與認識。上述有關暖季對流降水分佈的各項觀測特性,均可應用於評估我國中央氣象局現階段預報作業模式對於東亞地區、以及華南與台灣鄰近地區之暖季降水預報技術與對現象之掌握程度。此即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進行評估後,若模式無法有效掌握此類特性,以及其由5 至8 月之轉變,則吾人將無法期待模式之暖季定量降水預報,在短期內能大幅改善。但是,藉此評估研究,吾人可瞭解模式目前之掌握程度,以及其優缺點之所在,這些認識,對於未來應如何有效改進國內作業模式之東亞與台灣地區暖季定量降水預報技術,特別是梅雨季之降水與豪(大)雨預報,提供明確的參考與方向。
顯示於類別:
[大氣系所] 研究計畫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
格式
瀏覽次數
922625Z034.pdf
37349Kb
Adobe PDF
574
檢視/開啟
在CCU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