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全世界許多國家普遍面臨醫療支出成長率超過所得成長率的現象,因此著力於成本控制,應先探求醫療支出上漲的原因。Newhouse(1992)指出人口老化、健康保險普及、實質所得成長、醫師誘發需求、醫療服務相對價格的上漲等因素只能解釋醫療支出成長的四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左右,他將其餘未能被解釋的部分歸因於「技術進步」。但文獻中的醫療需求模型,如Grossman(1972)並未考慮醫療在健康生產的過程中可能發生技術進步,因此本計畫欲考慮醫學技術水準可能改變醫療利用之健康生產效率,透過消費者之理性選擇,探討醫學技術進步對於醫療需求、醫療支出的影響。參考人力資本累積與經濟成長的模型,假設代表性家戶進行實質資本與健康資本累積,並追求無限期效用折現值總和之極大化,透過一階條件求解家戶決策之長期均衡。若技術進步可提高醫療減少患病損失之效率,會縮小部分負擔率和醫療需求的反向影響,減少健康保險刺激醫療需求的程度。本計畫欲考慮技術進步將提高醫療和健康資本之邊際生產力、減緩兩者邊際生產力遞減的現象,家戶可能有較強的意願消費醫療服務,將可能擴大醫療支出。再者,健康保險會刺激新技術、新儀器的引進或購置,因技術的追求需耗費社會資源,亦屬於醫療支出的一環,醫療需求與整體醫療支出也將受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