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47249/51115 (92%)
造訪人次 : 14140066      線上人數 : 522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主頁登入上傳說明關於CCUR管理 到手機版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irlib.pccu.edu.tw/handle/987654321/798


    題名: 中東和平路徑圖之國際法觀察
    作者: 王志文
    關鍵詞: 中東和平路徑圖
    國際法
    以巴衝突
    恐怖攻擊行動
    自衛權
    日期: 2004
    上傳時間: 2009-07-30 14:05:23 (UTC+8)
    摘要: 中東地區情勢之演變涉及諸多國際法上之課題,而以巴衝突則是當前中東問題的核心所在。為促成中東和平的早日來到,美國布希總統於二○○三年四月三十日正式宣佈中東和平路徑圖,且獲得以巴雙方之認可。中東和平路徑圖並未推翻先前之和平構思,而係賡續以往一系列之和平方案。簡言之,此一路徑圖乃試圖以一種「兩國解法」為以巴間之衝突尋求出路,而將中東和平進程區分為三個階段,並期待在二○○五年達成中東危機的最終解決。中東和平路徑圖推出之後,巴勒斯坦當局並未能履行其應負之義務以有效遏止恐怖組織對以色列人民展開之恐怖攻擊行動,而以色列亦未依承諾停止其在巴勒斯坦佔領區內屯墾區之建造。二○○三年十月以國戰機深入鄰國敘利亞境內,攻擊一處回教聖戰組織之訓練基地,使得以巴間之衝突再度波及鄰國。至於以色列在西岸執意建造一道長達三百五十公里的安全圍牆,也引發國際法上之爭議,以及以巴兩方支持者在聯合國大會及安全理事會之強烈較勁。巴勒斯坦能否在二○○五年完成建國以及耶路撒冷之法律地位問題能否獲得解決,均仍有待觀察。本研究計畫嘗試從國際法觀點分析中東和平路徑圖架構下之和平進程,並深入探討該路徑圖推出之前與之後中東衝突所涉及之種種國際法問題。由於本計劃之執行期間適逢中東和平路徑圖邁入最關鍵性之階段,因此本計劃之提出就時效性而言應具有特殊之意義。
    顯示於類別:[法律學系暨法律學研究所] 研究計畫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RRPF890100.pdf826KbAdobe PDF2320檢視/開啟


    在CCU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2006-2025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