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具高焦核率之荔枝品種,果實風味佳且經濟效益較高,但容易有著果不穩定的情形。除了品種因素外,焦核率常因地區及年份而有不同。由於果實性狀與授粉方式及種子之發育有關,因此本計畫擬利用不同授粉方式,以及生長調節物質之處理,尋求降低落果率或調節種子之發育之方法,以提高荔枝之經濟效益。另一方面,荔枝果實著色達七八分以後,果重雖仍能持續增加,但裂果及落果率也會升高。採收後果實也容易因失水,酵素活性的改變以及花青素的分解等因素,在短時間內出現硬化、褐化之情形。為延長商品價值,採收後常利用殺菌劑,防腐劑,酸性溶液及SO2等處理方式,但其效果常受限於果實採收時之狀態,且有些方式有潛在危害人體健康的問題。因此本計畫擬於果實著色前期,利用安全無毒的幾丁聚糖或鈣鹽及酸性溶液處理,以延緩落果、裂果及果色變化,增加生鮮果實橱架期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