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irlib.pccu.edu.tw/handle/987654321/6548
|
Title: | 卑南文化玉器研究-玦形器舉例 |
Authors: | 施閎勛 |
Contributors: | 史學系 |
Keywords: | 玦形器 卑南文化 玉器 新石器時代 |
Date: | 2004 |
Issue Date: | 2010-07-06 |
Abstract: | 自古以來,環太平洋地區的民族對玉器有著特殊的情感。從考古遺址的地理位置來看,越南、東南亞、中國沿海地區、日本,甚至於美洲、中美洲,都有相關資料的發現,且大都集中在新石器時代。
臺灣的地理位置亦屬於環太平洋地區,屬於新石器時代的考古遺址中也間或有少量玉器出土。1980年,臺東卑南遺址被意外的發掘出來,同時也發掘出各式陪葬玉器四千餘件。可分為:裝飾品、工具、武器及其他共四大類用途,其中又以裝飾品中的耳飾玦數量最多。
卑南文化耳飾玦的形制種類豐富,其中又以分類為II-A式的四突起耳飾玦數量最多。本式耳飾玦器體外緣帶有的四突起,可依形制的不同,概略分為:柱形、乳突形與其他形三類,可能在佩戴時有不同的條件限制。
形制特殊的人獸形玉玦部份,本文從形制與工藝的角度切入分析。並試圖利用同樣的方法,探討卑南玉器的特色。此外,也指出卑南玉器和其他地區史前玉器的相似性。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Department of History-Graduate School] thesis
|
All items in CCUR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