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學機構典藏 CCUR:Item 987654321/5866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47249/51115 (92%)
造访人次 : 14400811      在线人数 : 427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主页登入上传说明关于CCUR管理 到手机版


    jsp.display-item.identifier=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irlib.pccu.edu.tw/handle/987654321/5866


    题名: 文化政治下,城市文化資本BOT策略-以台北之家為例
    作者: 葉蓁蓁
    贡献者: 政治學系
    关键词: 文化政治
    文化資本
    BOT
    台北之家
    日期: 2006
    上传时间: 2010-07-05 10:20:11 (UTC+8)
    摘要: 隨著二十一世紀的來臨,各國的文化產業結構紛紛產生變化。本研究試圖以「城市」作為研究核心,將城市置於文化政治的框架環境裡,並以城市文化資本之運作為討論中心,來討論城市文化產業的整體概念基礎,最後,再以身為台北文化產業一份子的台北之家為例,試圖以台北之家為說明對象,使用一種全新視野觀察台北文化產業發展方向。
    本文可分為四大部分,第一部份主要探討「文化政治下的城市」,以文化政治十字軸為框架,分述台北市在解放政治、生活政治、全球化、在地化之各要素下的運作情形,並討論置身其中的城市文化環境為何。第二部份討論「城市的文化資本」,分析城市先天具有的文化資本條件,並以此條件設想台北如何結合其文化資本優勢,且將其與文化產業相互連結。第三部份試圖對「文化產業」區塊做一粗略之分類,期望藉此釐清台北於此文化產業環境之下,所依恃的邏輯基礎。第四部份將焦點聚於最終研究重點的「台北之家」上,針對其形成、運作、經營理論基礎等項目,作為論述中心,使台北文化產業之概念更加清晰。
    基於本論文研究可以發現,台北文化產業發展如能結合城市文化資本優勢,以文化政治框架下之環境條件作為考量重點,因應全球化趨勢並保留在地化精神,或許可以將台北的文化產業帶入更加具有國際競爭優勢,更加豐富的新紀元。
    显示于类别:[政治系暨政治學系碩博士班] 博碩士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0KbUnknown128检视/开启


    在CCUR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2006-2025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