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47225/51091 (92%)
造訪人次 : 13977765 線上人數 : 269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全部CCUR
新聞暨傳播學院
新聞系暨新聞研究所
--博碩士論文
查詢小技巧: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進階搜尋
主頁
‧
登入
‧
上傳
‧
說明
‧
關於CCUR
‧
管理
文化大學機構典藏 CCUR
>
新聞暨傳播學院
>
新聞系暨新聞研究所
>
博碩士論文
>
Item 987654321/5712
資料載入中.....
書目資料匯出
Endnote RIS 格式資料匯出
Bibtex 格式資料匯出
引文資訊
資料載入中.....
資料載入中.....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irlib.pccu.edu.tw/handle/987654321/5712
題名:
台灣政論性談話節目收視動機與收視觀感研究—以「替罪羊」現象為例
A Study on Audience's Motivation and Attitude of Political Talk Show in Taiwan—the Case of “Scapegoat” Phenomenon
作者:
張雅喬
貢獻者:
新聞學系
關鍵詞:
政論性談話節目
替罪羊
收視動機
收視觀感
日期:
2007
上傳時間:
2010-07-05 09:50:42 (UTC+8)
摘要:
近年來,電視談話性節目在台灣大為流行,有越來越多以政治議題為討論主軸的政論談話性節目在電視上播出。這些政論談話性節目大多是主持人和受邀來賓,以座談方式討論特定的主題,有些節目亦接受觀眾以電話call in參與討論。在當前台灣的政治,呈現黨派對立和衝突現象的同時,這些以政治為題的談話性節目也隨之充滿了非理性的言論內容。我們經常從電視新聞中看到,當社會發生某個問題或危機時,不同黨派的政治人物相互諉過的情形。相同的現象也反映在政論談話性節目的內容中,每個節目各自擁有立場,並通過特殊的討論規則,為各種社會問題尋找「替罪羊」。
法國當代著名哲學家、人類學家Rene Girard的著作《替罪羊》(Le Bouc emissaire)一書,描述「替罪羊」是一套集體性的迫害機制。當一個社會或團體陷入某種事實存在,或自以為存在的危機時,即傾向於從人群的區隔裡,尋找一個「非我族類」者來承擔危機的責任。Girard認為這是人類社會的特質,也是許多宗教與犧牲儀式的根源。
本文引用Girard的概念來探討政論性談話節目,採取對政論性談話節目的閱聽人進行焦點團體訪談與問卷調查,目的在於了解閱聽人收看這類型節目的動機與行為,並由閱聽人的收視觀感當中探討節目中是否具有「替罪羊現象」。研究發現收看政論性談話節目的觀眾主要的動機在於深入了解新聞時事與政治事件,或尋求政治的認同。其次,從觀眾的收視觀感當中,本研究發現台灣的政論性談話節目偏重在討論衝突性高的政治事件與選舉等議題,較忽略重要公共議題上的討論。閱聽人認為不同的節目呈現出鮮明的政治立場,無論討論的議題為何都是空喊口號,將責任推向特定的「替罪羊」,而無法為問題提出實質有效的解決之道。
顯示於類別:
[新聞系暨新聞研究所] 博碩士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
格式
瀏覽次數
0Kb
Unknown
314
檢視/開啟
在CCU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