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47126/50992 (92%)
造訪人次 : 13853013      線上人數 : 232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主頁登入上傳說明關於CCUR管理 到手機版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irlib.pccu.edu.tw/handle/987654321/53961


    題名: 兩岸關係與台灣旅遊業者的經營危機及因應之道(1988-2024)
    Cross-strait Relationship and the Crisis of Management in Taiwan’s Tourism Industry(1988-2024)
    作者: 包蕾
    BAO,LEI
    貢獻者: 國家發展與中國大陸研究所國家發展組
    關鍵詞: 新南向
    禁團令
    政黨輪替
    旅遊政策
    COVID-19疫情
    日期: 2024
    上傳時間: 2025-03-14 14:13:43 (UTC+8)
    摘要: 臺灣解嚴後第一個赴陸探親團,開啟與大陸隔絕三十八年後的交流互動,迄今經歷李登輝時期、陳水扁時期、馬英九時期、蔡英文時期以及賴清德時期。從兩岸開放探親到臺灣地區直選,在第一次實現政黨輪替前,大陸地區人民經由許可來臺從事交流活動,逐漸變化為由旅遊業者投入經營的觀光旅遊互動。
    旅遊觀光業者,在臺灣不同執政政黨的兩岸政策,導致兩岸關係變化下,面對因政策影響而陷入經營困境。本研究,針對在臺灣海峽兩岸經營旅遊產業或關係產業運營者(共九名)為研究對象,其公司註冊資本額為600萬新臺幣、公司正常營運者。研究探討(一)臺灣地區政府在李登輝與第一次政黨輪替後的陳水扁時期,兩岸由管制逐步開放小三通之政策下,旅遊業者在政策作用下的經營策略,兩岸開放旅遊對旅遊業之影響;(二)馬英九取得執政權實現第二次政黨輪替後,兩岸關係背景與政策變化,對旅遊業的影響;(三)蔡英文取得執政權第三次政黨輪替,兩岸關係由熱轉冷,新南向政策以及COVID-19疫情給旅遊業者所帶來經營困境;(四)賴清德取得執政權,未實現政黨輪替,後疫情時代到2024選舉結束,賴清德政府520就職前期望到就職演說,以及雙十談話之後,兩岸關係嚴重倒退,旅遊業者的經營困境與因應策略。
    旅遊業者在新制度理論性如何從事兩岸人員交流產業;在社會資本理論下如何運營其旅遊公司;在推拉理論之下如何經營企業;依據新制度理論、推拉經濟學以及社會資本三個層面探究台灣海峽兩岸旅遊業者其面對政黨輪替、疫情以及後疫情時代其經營困境與解決方案。為能扣聯本研究之問題意識,因此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深度訪談法,訪談臺灣海峽兩岸旅遊產業或關係產業運營者。
    本文根據旅遊業者經營現狀研究發現(一)在李登輝與陳水扁時期臺灣地區政府管制下,在李登輝執政時期兩岸互動由老兵返鄉探親逐步向專業人士交流逐漸發展,至陳水扁第一次政黨輪替後開放小三通經由第三團進團出來臺旅遊,旅遊業以紅十字會民間組織代為申請辦理,逐步開放中國大陸地區民眾來其政策從無到有,旅遊業者獲得政策性經營利多。(二)政黨再次輪替後,從陳水扁到馬英九時期兩岸旅遊發展歷程從小三通管制到大三通開放政策,先由由團進團出再到開放大陸部分省市民眾自由行之後,中國大陸來臺旅遊逐年增長,兩岸基於政治互信和平穩定,旅遊業者充分享受政策紅利獲得顯著成長,促進兩岸旅遊經濟發展。(三)第三次政黨輪替後,兩岸關係由熱轉冷,以往熱絡交流下政策紅利為特定業者獲得利益,在蔡英文政府推行新南向政策期間,兩岸旅遊互動呈現逐年下降,COVID-19新冠疫情致使旅遊業者經營困境雪上加霜,2023年底蔡英文政府短暫開放臺灣民眾赴中國大陸地區旅遊旋即宣佈禁團令,致使遊業者陷入前所未有之經營困境。(四)後疫情時代以及2024選舉為能實現政黨輪替,賴清德政府依然採取禁團令,其520就職演說以及雙十談話皆被中國大陸認為是挑釁舉動,從而導致兩岸關係走向兵兇戰危,旅遊業者受賴清德政府之影響經營現狀較蔡英文政府時期更為困頓。
    關鍵詞:新南向、禁團令、政黨輪替、旅遊政策、COVID-19
    顯示於類別:[國家發展與與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博士班] 專書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index.html0KbHTML37檢視/開啟


    在CCU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2006-2025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