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47249/51115 (92%)
造訪人次 : 14067164 線上人數 : 331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全部CCUR
文學院
中國文學系博士班碩士班
--博碩士論文
查詢小技巧: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進階搜尋
主頁
‧
登入
‧
上傳
‧
說明
‧
關於CCUR
‧
管理
文化大學機構典藏 CCUR
>
文學院
>
中國文學系博士班碩士班
>
博碩士論文
>
Item 987654321/52648
資料載入中.....
書目資料匯出
Endnote RIS 格式資料匯出
Bibtex 格式資料匯出
引文資訊
資料載入中.....
資料載入中.....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irlib.pccu.edu.tw/handle/987654321/52648
題名:
臺灣海東四子研究
作者:
楊明珠
貢獻者:
中國文學研究所
關鍵詞:
臺灣古典文學
施士洁
許南英
丘逢甲
汪春源
文學與時代
日期:
2006
上傳時間:
2023-07-04 09:59:26 (UTC+8)
摘要:
本論文《臺灣海東四子研究》共分八章,第一章〈緒論〉下分三節,第一節為「臺灣海東四子」義界,首先釐清「臺灣海東四子」所指稱的對象。經資料考證得到的結果,確定臺灣海東四子包括施士洁、許南英、丘逢甲、汪春源四人;接著說明所以稱此四人為「臺灣海東四子」的原由。第二節是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說明此論文的研究動機,是為了解身為臺灣最後一群傳統知識份子的海東四子,如何面對世變時代,如何回應時代劇烈的變化,在這樣的歷史關鍵時刻裡,他們又如何發揮「主體性」,完成其一生,最重要的,他們對時代的回應,與時代之間的「對話」,如何呈現在他們的作品中。希望透過海東四子的作品,了解他們與其時代的關係。在第三節研究資料的範圍與目前研究成果裡,則說明研究海東四子採用的主要資料,並分析目前研究海東四子的方向以及成果。第四節研究方法,說明為達成此目標,首先以知人論世的研究方法了解其時代背景及其生平,並運用文學社會學、巴赫金對話理論,探討海東四子及其創作與時代的關係。
論文的第二章〈海東四子的生平與著作〉,將海東四子各列一節介紹其生平與其著作,第五節則介紹海東四子與友朋間的交游活動情形。
論文的第三章〈海東四子的形成與交誼的變動〉,分為四節, 在第一節探討海東四子的形成背景;在第二節裡,說明海東四子形成的過程;第三節海東四子交誼的變動,則說明海東四子在變動的時代裡的轉變,特別著重在他們四個人間的交往變動情形。
論文第四章為〈海東四子的交游與活動方式〉,首先條列四子交游對象的簡要資料,並說明四子與友朋的交誼情形,接著,分析四子與友朋交游往來的活動方式,分成︰詩文詞社、雅集聯吟、徵詩、題跋作序、辦報辦雜誌、推動教育等項討論。
論文第五章〈海東四子的詩觀〉共四節,第一節講述晚清的詩史精神,第二節說明臺灣的樂府精神,第三節分析海東四子的創作觀,第四節介紹海東四子的新樂府作品。本章在分析四子的創作觀時,特別著重在四子的創作與時代發生緊密關連的新樂府作品,並對當時代大陸及臺灣文壇新樂府創作的情形作一說明。
本論文的第六章〈創作藝術的時代特徵〉,分析四子詩歌的創作藝術技巧,在形式上具有組詩、長題、詩有序引、注文等特徵;在風格上具有以文為詩、以賦為詩、以議論為詩等詩歌散文化的特徵;在語文文字上具有運用新詞、時語、俗諺的特色,深富時代色彩。並說明這些藝術技巧特徵和同時代的創作藝術特色的關係,以及他們運用這些技巧的目的。
論文的第七章〈作品內容的時代意識〉,是分析四子作品中的思想內容表現了那一些時代意識,共分為政權更迭下的省思、西方的衝擊與反省、世變中的人世關懷、季世裡的自我影像四節分別論述。
論文的第八章〈結論〉,列述本論文的研究結果︰一、書院與海東四子的崛起。二、海東四子在顛沛中成長。三、政權更迭下的士人風骨及仁心。四、四子成為新時代人的意識。五、四子以詩記史、以詩補史。六、重新整理校對四子詩集。七、未來研究的展望。
四子作品數量很多,論文研究過程中爬梳整理出來的資料也很多,為使論文論述有力,自有必要呈現這些資料作證據,但為避免佔太多篇幅,因此有的資料整理結果只列出部分,統歸為附錄,以供參考,共有五種︰一、時事年表,二、海東四子年表,三、海東四子長題詩作統計表,四、海東四子詩作拗句統計表。
顯示於類別:
[中國文學系博士班碩士班] 博碩士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
格式
瀏覽次數
index.html
0Kb
HTML
141
檢視/開啟
檢視Licence
在CCU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