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47126/50992 (92%)
造訪人次 : 13839835      線上人數 : 229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主頁登入上傳說明關於CCUR管理 到手機版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irlib.pccu.edu.tw/handle/987654321/50992


    題名: 摳皮者之壓力源、壓力因應策略與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
    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Skin Picker Stressor, Stress Coping Strategy and Mental Health Status Survey
    作者: 陳汝婷
    貢獻者: 心理輔導學系
    關鍵詞: 摳皮者
    摳皮行為
    身心健康
    壓力因應
    壓力源
    Skin Picker
    Skin picking
    Stressors
    Stress Coping Strategy
    Physical Mental Health
    日期: 2021
    上傳時間: 2023-02-16 09:49:14 (UTC+8)
    摘要: 本研究旨在調查不同性別摳皮者的摳皮嚴重程度、壓力源、壓力因應策略、身心健康程度現況以及相關情形。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在網路上以滾雪球取樣尋找研究對象,共獲有效樣本180份。研究工具採自編「摳皮者壓力調查量表」、「摳皮行為量表(修訂版)」,以及「華人健康問卷」。資料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統計、卡方檢定、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基差相關、多元線性迴歸。
    本研究結果主要發現如下:
    1.摳皮發生年齡越低、有罹患精神疾患之摳皮者其摳皮行為越嚴重;在摳皮膚之前、過程、結果,最常經歷的情緒狀態依序是焦慮、專注、後悔;最常摳皮的部位為頭部與手部;有三分之一的摳皮者會遮蓋傷口。
    2.對摳皮者而言,壓力源主要來自「人際關係」、「能力表現」、「生涯發展」,面對上述壓力源,最常使用的壓力因應策略,「轉移注意力」、「直接面對問題」、「逃避壓力情境」。女性摳皮者傾向使用「自我傷害」;男性摳皮者傾向使用「制定因應計畫」;而嚴重組摳皮者較傾向使用消極壓力因應策略。
    3.全體摳皮者較少參與心理健康活動和尋求心理師協助。且自評心理健康活動舒緩壓力的效果有限;心理諮商對舒緩壓力仍有部分幫助。
    4.全體有六成的摳皮者呈現身心失調的情形,且在嚴重組的摳皮者比輕微組在身心健康各方面(「華人健康量表」總量表、「身體症狀」、「憂鬱及家庭關係不佳」、「焦慮」)更為不良。不同性別方面,男女摳皮者身心健康情形無明顯不同。
    5.「是否遮蓋傷口」、「摳皮行為量表(修訂版)」、「人際關係」、「使用藥物」對於摳皮者身心健康狀態具有預測力,可解釋華人健康量表總分共38.0%的變異量,其中又以「人際關係」最具預測力,單純預測力有16.9%。
    最後,根據本研究結果提出相關建議,作為未來助人專業工作者了解摳皮者族群之依據,作為專業相關領域繼續研究之參考。
    顯示於類別:[心理輔導學系暨心理輔導研究所 ] 博碩士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index.html0KbHTML183檢視/開啟


    在CCU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