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名: | 政府與非營利組織合作模式之研究 -以無錫慈濟環保教育基地為例 A Study of the Collaborative Model between the Mainland Chinese Government and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The Case Study of Tzu-Chi Environment Protection Education Base in Wuxi |
作者: | 朱民 |
貢獻者: | 國家發展與中國大陸研究所中國大陸組 |
關鍵詞: | 非營利組織 合作雙元 慈濟 中國大陸 人間佛教 |
日期: | 2021 |
上傳時間: | 2023-02-10 13:45:09 (UTC+8) |
摘要: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改革開放之後社會逐步放開但仍在「黨管一切」的大背景之下運行。非營利組織在生存發展解決社會問題的過程中隱含著對上述背景的批評,並令人聯想到公民社會的前身,因此很好理解在中國的發展中會面臨或明或暗的障礙。慈濟作為來自台灣的境外佛教非營利組織,卻沒有因為其境外和宗教兩重特點受到額外的提防,而在江蘇省無錫市在地方政府的支持甚至是孵化下取得了驚人的發展成績。
本論文以質性訪談與田野研究法在對無錫慈濟進行研究,目的是了解慈濟在無錫的發展融入歷程、如何獲得當地政府的接納,以及通過什麼樣的方式與地方政府展開合作。研究發現,2013年無錫市政府指派四名國有企業女企業家赴台灣花蓮與會見慈濟創始人證嚴法師,引進慈濟環保項目,返回後於2015年建成無錫慈濟環保教育基地,政府提供位於公園的4000平米建築,指派下屬五家國有企業設立無錫環境保護基金會,投資建設慈濟環保教育基地並逐年撥付基地運行費用,同時指派資深的國有企業管理人員擔任教育基地的負責人。由政府一手支持孵化建成的無錫慈濟環保教育基地的運營中,從環保理念與口號、建築物外觀與功能設計、導覽講解、志工發展等方面基本實現了慈濟環保志業的完整佈局,慈濟內部的宗教活動在基地地點不受干擾的開展。
從非營利組織與政府互動合作的角度出發,本論文梳理了當前關於互動模式的文獻進行對照分析,當面訪談了無錫慈濟與政府兩方的人物,現場參與無錫慈濟的活動,發現無錫慈濟作為非營利組織在無錫的發展有其特殊性,其在環保項目和內部運轉上的「自主性」驚人的完整,雖然在場所、資金、人員上均由政府安排,但是環保項目開展、環保理念宣傳等方面又基本完整的保留慈濟特點,呈現「硬件」依賴、「軟件」獨立的特點。政府與非營利組織的合作模式在無錫慈濟環保教育基地的建立運行中呈現出了一種合作雙元的新模式。
合作雙元模式的樞紐是一個取得了地方政府完全的信任、擁有與地方官員深厚人際連結的橋樑人物。橋樑人物信奉慈濟的理念,利用自身資源開展卓絕的努力來「做慈濟」取得成功。通過橋樑人物撮合共同目標,協調差異觀念的工作,慈濟在與政府部門互動之中展現出來的極大的靈活性,但又不失慈濟作為佛教組織的神聖性內在魅力。無錫慈濟這樣的「二元性」成功實踐可以追溯到「人間佛教」以「出家」僧團踐行「尋求自我解脫」的第一個目標之後,「在家」人便可以「菩薩行」作為第二個修行目標的理念完全釋放工具理性,追求管理與經營上的最大效率而不致於違反佛教的內在精神。神聖性基礎上極大的靈活性在無錫慈濟發展中表現為驚人的生命力。 |
顯示於類別: | [國家發展與與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博士班] 博碩士論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