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本研究針對行政院退輔會森林保育處轄區內之棲蘭山林區檜木林,擬分兩年時間,應用航遙測技術進行檜木老林結構特徵及其光譜指標之研究,目的是藉由與檜木老林結構有關之樹冠孔隙(Gap)與枯立木(Snag)二項特徵,探討不同結構型態之檜木老林的光譜變異情形,並研擬光譜指標,供爾後應用航遙測技術判釋檜木老林或衛星影像分類之用。第一年主要是以數位航測技術立體測繪檜木老林之樹冠孔隙與枯立木之空間分佈位置圖,再藉由量化的樹冠孔隙指數和枯立木株數,選定具不同型態的檜木老林樣區,應用多變值統計分析方法如多維度排序分析(Multi-dimensional scaling analysis)及階層式群落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ing analysis),探討樹冠孔隙和枯立木對檜木老林結構特徵之影響,研究過程包括樹冠孔隙和枯立木之立體測繪、樹冠孔隙指數之量化和枯立木株數之計算、以及不同檜木老林型態之空間判別分析(Spatial discriminate analysis)。第二年則是利用衛星影像如法國SPOT衛星(或中華衛星二號),根據第一年研究結果所選定之不同檜木老林型態之樣區,應用常態化差異植生指數(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NDVI)和近紅外光/紅光比值(NIR/ R)進行光譜分析,並研擬光譜指標。研究過程包括不同檜木老林型態之植生指數分析、雙光譜圖分析及光譜指標之研擬等。總言之,本研究應用航遙測技術萃取檜木老林結構特徵如樹冠孔隙與枯立木,並分析不同檜木老林型態之光譜變異,除了擬加強國內檜木老林結構特徵的研究之外,並擬透過衛星影像研擬光譜指標,使老林的研究由林分尺度提升至地景尺度,讓棲蘭山林區珍貴檜木林之經營管理能符合森林生態系經營原則,並達到森林永續發展之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