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最近幾十年以來,史學界在對於明代中日勘合貿易的問題上已經有了數量非常多且非常深入的研究。不僅是中日勘合貿易的研究,還包含中日外交關係、政治問題,以及一直困擾大明東南沿海的倭寇和走私問題都有相當豐碩的研究成果。而學生想進行本研究的契機是在瞭解了「寧波爭貢事件」以後,對於寧波這座城市與明代中日勘合貿易甚至整個中古歷史中的中日貿易之間的關聯產生了一些問題。作為一個寧波本地人,鮮有看到關於寧波與貿易的描述,博物館和炮臺遺址中描述的重點也主要是寧波作為港口的輝煌歷史,少有關於寧波為何為港、為何寧波是日本貿易的首選港口、在勘合貿易中寧波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以及在寧波發展的歷史中貿易對於寧波的影響這一系列問題的梳理。實際上,在唐代,寧波就已經作為一個國際性港口發展了起來,到了唐代後期,明州不但成為中國最重要的商港之一,而且還是大唐、日本、新羅之間東亞貿易的四大樞紐港(明州、登州、博多津、清海鎮)之一。這一時期出現的「海上陶瓷之路」,正是以明州為主要起始港,向東航行到日本、新羅,向南至馬來半島,再向西至印度洋,並遠達波斯灣、地中海各國以及非洲各國。通過歷史追溯,我們不難發現寧波在中日貿易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一個角色,在明代的勘合貿易中亦然,對日本文化也產生了重大的影響。而寧波本地人似乎都對這段歷史有所遺忘。因此,本文想以寧波為中心,對應到中國以及日本,通過對於寧波與中日勘合貿易的再梳理,揭示寧波在勘合貿易中的角色及其重要性,以及勘合貿易對於寧波和日本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