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46962/50828 (92%)
造訪人次 : 12409656 線上人數 : 1318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全部CCUR
新聞暨傳播學院
資訊傳播學系暨資訊傳播研究所
--研究計畫
查詢小技巧: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進階搜尋
主頁
‧
登入
‧
上傳
‧
說明
‧
關於CCUR
‧
管理
文化大學機構典藏 CCUR
>
新聞暨傳播學院
>
資訊傳播學系暨資訊傳播研究所
>
研究計畫
>
Item 987654321/45077
資料載入中.....
書目資料匯出
Endnote RIS 格式資料匯出
Bibtex 格式資料匯出
引文資訊
資料載入中.....
資料載入中.....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irlib.pccu.edu.tw/handle/987654321/45077
題名:
自媒體時代媒體產製者素養教育與媒體使用意涵之研究
作者:
柯舜智
貢獻者:
資訊傳播學系
日期:
2018-2019
上傳時間:
2019-09-27 14:07:44 (UTC+8)
摘要:
美國電腦科學家 暨 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創辦人Nicholas Negroponte指出,資訊時代強調的重點是蒐尋資料、整理與分析;但在訊息已過度浮濫的後資訊時代 (post-information age),最重要的已不是資訊(information),智慧 (intelligence)才是重點,即如何有創意、有效率且適切的應用資訊 (Negroponte, 1995)。
Negroponte在當時即預測「全能式人工智能助理」及「可穿戴設備」的來臨,所有的資訊、產品或服務,將透過人工智慧的全能助理、依據個人的需求與喜好、篩選後傳輸至個人的接收器 。 Negroponte的預測在 20年後已成為全球普遍現象,在去中心化、雙向互動、客製化、行動化、全球化與在地化等傳播科技純熟的 匯流融合時代,資訊的傳播愈來愈朝向個人化;夫妻、情侣或朋友同桌吃飯,人人低頭滑手機,個自沉浸在個自的訊息洪流中。面對當下的社會現象,如何培育個人瞭解媒體、判斷訊息、解讀媒體與應用媒體的能力就顯得更加重要與迫切。
不僅是資訊個人化時代來臨,因應個人的角色也極端多重化,不再只是傳統的被動接收者。在現今的傳播系統結構中,人人都是接收者、傳播者,也是中介者、守門人及不同層級的意見領袖與追隨者,多重、多工的角色扮演,隨時隨地、無時無刻的產製訊息。
於是我們看到現在的學生在課堂上是知識訊息的接收者,但同時在掌上滑動的手機中,卻是某個訊息的傳播者;還同時是自媒體的直播主或 YouTuber 媒體內容的生產製作和傳播不再掌握在少數媒體組織,原本被動消費媒體內容的聽眾也能參與內容產製,出現了Bruns(2007)所說的「又產又用」(produsage),使用者成了「產用者」(produser);以及社群媒體相連而成為使用者產生內容(UGC)或是同儕共創(peer production)。每個學生皆具多重角色,媒體素養的內涵不能再囿限於接收者的培力。
另一方面,在教學現場也觀察到學生使用媒體的時間愈來愈長,手機不離身、不離手,幾乎等同於感知外在世界的肌膚。再根據台灣傳播調查資料庫的分析,2016年民眾每日平均使用媒體的時間(包含報紙、廣播、電視與上網)已有480分鐘,若再加上每天滑手機的205分鐘(資策會,2016),意味著民眾平均每天接觸媒體的時間約有10小時之久1。媒體仍然具有重要的影響力,社會各界皆十分重視媒體的發展,特別是「當代學術專業都需要反思媒體的角色」(黃俊儒,2014)。
目前在教學現場遭遇最大的難題是,不易培養學生本身即訊息產製者的體認與技能,即大部分的學生仍侷限自己的角色只是訊息接收者,雖然他們知道自己每天都在發文、上傳照片,卻未產生自己也是媒體產製者的覺醒。也因為學生未能由衷發出自媒體的認同,在討論傳播者應具備的知能與態度時,如傳播內容創製、傳播者主體性思考、傳播倫理與法規等單元時,學生的反應最為冷淡。如何調整教學內容與方式、翻轉學生自我認知,成為本計畫的重要問題。
此外,媒體的功能不斷演化增強,傳統的媒體功能理論包含監督(surveillance)、詮釋(interpretation)、價傳傳遞/社會化(values transmission / socialization)以及娛樂(entertainment)等面向(Wright, 1974);之後經過多位學者的補充與擴充,媒體功能除了Wright所提出的面向之外,又在鉅觀的社會功能增加「連結」(linkage),以及添加媒體對個人的「認知、轉移、社會實用性與退縮」(cognition, diversion, social utility, withdrawal)等微觀的功能(Dominick, 2002)。
然而上述的媒體功能幾乎都是來自媒體內容所提供,Sundar 與 Limperos 2013 認為媒體型式與使用情境愈來愈多元,每一種新媒體都刺激使用者不同的感官、提供不同的功能,不僅僅是媒體內容提供使用者滿足的功能,傳播科技的技術本身也可以提供媒體不一樣的功能,提出數位媒體在「型式、主體、互動與導航」( Modality, Agency, Interactivity & Navigability; MAIN)等四個面向不同功能。在新媒體環境下,使用者的媒體使用意涵不再只被框限於媒體內容的滿足,媒體的科技型式、使用者的主體性、人機互動性與導航性等特質,都有可能是使用者對於媒體功能的體驗。
那麼現今大學生的媒體使用是否適用Sundar 與 Limperos的MAIN模式﹖年輕世代對新媒體 (特別是手機 )的深度倚賴是因為媒體擁有哪些傳統媒體所未具備的功能﹖
由於教學現場與社會趨勢的發展,促使本計畫提出兩點研究主題:
(一) 透過課程培養學生發展媒體使用者應有的主體意識與知能
(二) 瞭解使用者對行動社群媒體的功能滿足面向;並嘗試檢驗 Sundar 與 Limperos的 MAIN模式
兩個主題看似不相干,事實上都以媒體使用者為中心的研究。本計畫的重心在「媒體使用者」,也就是學生本身。研究目的即是希望透過媒體素養課程的培力,養成學生理性思辨的能力,覺知自己在媒體使用之際的多重角色與應承擔的責任;同時察覺當今媒體的功能與自身的滿足,不過度沉溺或依賴媒體,進而共同建設更美好的社會環境。
為達上述目的及考量教學現場因素,本計畫將採用單元教學融入既有課程,而非特別單獨開設一門課。媒體素養採用此種「無所不在的融入式教學」 (黃俊儒, 2014),雖然不易提供完整且全面的系統知識,但對單一主題卻有重點式的強調效果,更具有跨領域學習、短時間觸達最多學生數的優點。
本計畫規劃「媒體內容產製能力」、「自媒體與使用者主體性」以及「傳播者倫理規範」等三個教學單元,分別融入107學年度開設的《資訊與媒體素養》 及 以 《數位化溝通與敘事能力》等二門課程中,細節將於研究方法中進一步說明。
顯示於類別:
[資訊傳播學系暨資訊傳播研究所] 研究計畫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
格式
瀏覽次數
PSL107029-社會(含法政)-柯舜智-資訊傳播學系-自媒體時代媒體產製者素養教育與媒體使用意涵之研究.pdf
686Kb
Adobe PDF
1374
檢視/開啟
檢視Licence
在CCU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