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本計畫以中國文化大學地理學系「 航測概論 」 課程作為實驗對象,此課程的核心目標是讓學生能夠習得航拍測量製圖的流程,並培養出產製圖資的能力,但因過去無法讓學生將完整的流程實際操作,部分流程僅能夠以課堂講述,對於學生較為抽象,無法直接地讓測繪流程與內業計算內化與運用,而在本人的教學經驗當中,遇到最多的狀況就是學生對於操作型的課程的接受程度高於單純的理論教授,而本課程過去上課模式多為傳統教授型課堂性質為主 使學生於本堂課程中的學習成效不佳 此外研究型空拍機雖然已經行之有年, 但由於價格昂貴,操作複雜,並無法在課程當中讓學生親自操作。
本課程過去也曾結合聘請業界專家進行共同教學,雖然介紹最新業界的趨勢和應用可以引起學生的興趣和學習動機, 但因為後續並無法搭配實作,導致學生的研究興趣無法繼續延續, 從本 系大學部學生畢業專題題目中發現,與無人空拍機應用相關者相當缺乏 。
近年於地理學系操作類型課程的教學經驗中,發現一旦學生開始對於操作產生興趣,課堂當中的發問便會增加,這與杜威所主張的經驗哲學中從「 something to do」到「 something to learn」的由做中學的道理 相通,在過去的教學經驗當中,可以發現學生主動的學習與反思有很大一部分是透過實作的過程當中來實現,而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必須要藉由實作的過程來培養以及訓練,如此學習的結果才會內化成學生未來可以長期運用的知識,而這些實作的過程所累積的知識,也正是杜威所一直強調的「經驗」過程。而這些 經驗也會跟學生過去的經驗進行交互連結與對話,甚至進一步去解決身邊的環境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