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46867/50733 (92%)
造訪人次 : 11878329      線上人數 : 679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主頁登入上傳說明關於CCUR管理 到手機版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irlib.pccu.edu.tw/handle/987654321/45075


    題名: 應用運動生物力學概念發展太極拳教學策略
    作者: 莊榮仁
    貢獻者: 技擊運動暨國術學系
    日期: 2018-2019
    上傳時間: 2019-09-27 13:49:18 (UTC+8)
    摘要: 近年來國際上太極拳的研究可說是日新月異,特別是新英格蘭醫學期刊(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在2010 年刊登了一篇太極拳對於纖維肌痛症的效果(Wang, Schmid, Rones, Kalish, Yinh, Goldenberg, Lee, & McAlindon, 2010),2012 年則是太極拳應用於患有帕金森症狀的患者身上(Li, Harmer, Fitzgerald, Eckstrom, Stock, Galver, Maddalozzo, & Batya, 2012),引起學術界的強烈關注,因為這個期刊的影響指數近幾年都高達50 以上。但在這些研究中,太極拳只是作為一項介入的方法,而其中的機轉究竟為何?則是沒有明顯的說明清楚,這是我們感到惋惜的地方。但是要將太極拳對於人體的影響講得清楚確實也是非常不容易,畢竟它涵蓋的內容有太多面向。鄧時海(1990)出版《楊家老架式太極拳教本》,對楊家太極拳的教學提出了五個重要的因素,亦即師資、場地、時間、拳伴與素質,作者認為這些是教學成功最主要的要素。趙斌與周蘇源(2010)使用誘導式教學法應用於高校的太極拳教學,其中包含語言誘導與動作誘導法。藍孝勤、呂遜雪與黃美瑤(2010)探討不同教學形式之太極拳授課時間模式,分析結果發現教學活動中以內容介紹所佔時間比例為最高,其次是練習活動與綜合活動。余強生(2010)透過實務教學活動研究進行行動研究,探討如何應用身心動作教育的理念發展鄭子太極拳教學活動,結果發現可以提升學習者的學習效益與開發學習者的身體覺察能力。一般來說,太極拳做為體育課教學活動,內容上大多包含有兩大類,一類是動作的模仿與學習,另一類則為理論,理論多以陰陽觀念(鄭仕一,2003)和太極拳經、拳論、五字訣與楊澄甫十大要領等來解說。但就目前現行義務教育來說,陰陽五行的觀念在中小學課程中的比例很少,反倒是物理學中的力學一直都是自然科學中的重點,相較之下學生對於力學的理解是較陰陽五行為多。加上個人從2010 做了國科會的太極研究後(Chung, Lin, Liu, Chuang, & Shiang, 2013, 陳韋翰、楊貴羽、孫銘、莊榮仁、相子元、劉強,2014;劉強、楊貴羽、陳婉菁、相子元、莊榮仁,2011; 孫銘、劉強、莊榮仁、相子元,2011)就一直在思索如何將運動科學,特別是運動生物力學的理論融入到太極拳教學活動中。所幸在諸多前輩老師的教導下,讓我慢慢能體會與了解如何使用運動生物力學的理論來解釋與說明太極拳的動作意義。本教學實踐課程就是結合運動生物力學的理論知識與太極拳的身體動作操作,企圖提升學生對於太極拳的理解,進而提升其動作技術,讓學習者充分掌握太極拳練習中的運動生物力學要領,進而融入到日常生活作息中。希望能「知其然,也能知其所以然」。
    顯示於類別:[技擊運動暨國術學系] 研究計畫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PGE107142-通識(含體育)-莊榮仁-技擊運動暨國術學系-應用運動生物力學概念發展太極拳教學策略.pdf623KbAdobe PDF710檢視/開啟


    在CCU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