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學機構典藏 CCUR:Item 987654321/45073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47225/51091 (92%)
造访人次 : 13985012      在线人数 : 213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主页登入上传说明关于CCUR管理 到手机版


    jsp.display-item.identifier=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irlib.pccu.edu.tw/handle/987654321/45073


    题名: 適性化引導發現式程式設計行動學習
    作者: 陳又菁
    贡献者: 資訊傳播學系
    日期: 2018-2019
    上传时间: 2019-09-27 10:12:34 (UTC+8)
    摘要: 由於近年來資訊科技的快速發展,程式設計的技能養成因此成為工程與資訊科學領域的核心能力,但程式語言能力的培育包含了語法、程式編碼、邏輯思考、問題解決等整合性能力,因此,發展運用適切的學習策略與系統工具以提升學習成效是刻不容緩的(Hwang, Shadiev, Wang, & Huang, 2012)。但現行的程式設計課程中,大多是由老師進行講述與示範,接著讓學生操作練習,容易讓學生只是依照老師所示範的解題方法,但未能深入理解語法與解決流程,使學習效果有限,因此,如何在程式設計教學進行時引進適當的教學策略,以提升學生學習程式設計的成效,實為重要的課題。且在一個班級中,每個人的學習能力不盡相同,以所教授的資傳系為例,由於資傳系為重視跨領域能力之科系,且學生來源多元,包含高職體系學生、以社會學科為主修及以數理學科為主修的高中生,對於程式設計的先備能力及學習興趣有極大的差異,教師無法根據學生能力給予適性化的指導,使得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無法跟上進度,進而放棄學習(Hsieh, Lee, & Su, 2013),回顧過去教學的經驗,授課後學生在自我練習時也常常因為缺乏適性化的協助,使程式語言的學習過程充滿困難且沒有效率,許多學生遇到程式設計課程即認為學習內容是困難且學習過程是無趣的,甚至萌生了放棄此學科的念頭,因此很需要符合個人需求的教學協助。
    由於增進程式設計學習成效的重要性,引導發現式教學模式強調嘗試發現、引導與應用,及針對學習者提供適性學習的需求,在本計畫中,將運用引導發現式教學模式(Guided-discovery Teaching),提供學習者考量個人差異的適性化行動學習環境,利用所建構的程式設計行動學習電子書(Adaptive Guided-discovery Mobile Programming Learning Ebook, AGM-PLE),藉以提升目前所教授網站程式設計課程的學習成效,以及提升學生的學習態度。
    显示于类别:[資訊傳播學系暨資訊傳播研究所] 研究計畫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描述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PEE107130-工程-陳又菁-資訊傳播學系-適性化引導發現式程式設計行動學習.pdf442KbAdobe PDF512检视/开启


    在CCUR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