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研究動機與目的 (Research Motive and Purpose)
請描述所選擇研究議題的問題挑戰與背景、教學實務現場遇到之挑戰以及該議題的重要性與影響力。
隨著台灣人口生育率逐年遞減 社會結構呈現少子化型態 。從 2006年起,針對少子化 帶來之預測性衝擊已陸續引發討論。這些預測與隱憂包括 各級學 校將招生不足、師資需求隨之減少; 高教入學人數受到嚴重衝擊、 高教經費與品質下降等論述 (蔡銘津 2012邱玉蟾,2007;徐明珠,2006;羅綸新,2007)。其次,隨著少子化現象所產生的生源減少將加劇城鄉差距、不利於實施群體性教學、師生互動受到嚴重影響。最後,小班小校教學,勢必會帶來教育資源縮減之難題,進而引發師資培育過剩之窘境;甚至,學校經營方式應隨之改變的共識、相關解決方案之熱烈討論等議題(蕭佳純、董旭英、黃宗顯, 2009)。
根據教育部2016年的統計可知(教育部,2016),8月大專院校指考,43,000多人錄取,錄取率高達 97.1%。 清晰顯現台灣高教界少子化海嘯威力衝擊不容小覷以 106學年 大專入學人數 為例 相較於 105學年 減少 1.5萬人 105學年亦比 104學年減少1.9萬人。致使身處私立大專院校中的教學者,更加深入思考,如何提升教學口碑,深怕學生們傾向選擇形象良好、師資陣容堅強的公立大學就學,這正是目前私立大專院校專任教學者普遍之困境與焦慮所在。如何為學生們奠定紮實根基,協助他們有效地學以致用,達到最佳的學習成效,非常值得探究。
後學10多年來,持續任教於大學的商管領域,心中一直存有難以突破的教學困境。首先,如何協助毫無商管專業知識的學生們,在一個學期、短短 18週課堂講授與學習歷程中,順利獲取經理人必備的專業知識?其次,中/高階經理人擅長的國際企業營運策略、組織領導與激勵、策略管理、行銷管理等核心能力,不僅涉及多元化專業知識之融會貫通,更需結合實務精髓,方能成為難以模仿、無可取代的企業核心能力。然而,青澀的莘莘學子們,既缺乏專業知識,又無實務經驗,教學者該如何巧妙地提昇教學者的教學品質,影響學習者的學習動機及學習滿意度,進而帶來正向的教學口碑,確保學生們樂於學習、學有所成?或許正是高教體系因應少子化考驗鞏固生源,刻不容緩之策略性思考議題。
本教學實踐計畫案之研究目的如下:
一、深入瞭解教師教學品質與學習動機之間的關聯性。
二、深入瞭解教師教學品質與學習滿意度之間的關聯性。
三、深入瞭解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間的關聯性。
四、深入瞭解教師教學品質與教學口碑之間的關聯性。
五、深入瞭解學生滿意度與教學口碑之間的關聯性。
六、進一步瞭解教師教學品質、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 三者 之間的關聯性。
七、進一步瞭解教學品質、學生滿意度與教學口碑三者之間的關聯性。
八、深入瞭解學生們對於的本計畫主持人所有教學方法包含CLIL教學法(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teaching method)、Bloom’s Taxonomy理論之應用 、 8場企業業師專題演講、企業參訪(華碩總部 )、「利害關係人」個 案參與法、16場個案實務諮詢、課堂個案分析法、企業個案撰寫法、期末個案分組簡報與個案比賽活動等安排,學生們的學習滿意度如何。
九、測試學生們以中/英文撰寫個案並上台簡報之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