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中.....
|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irlib.pccu.edu.tw/handle/987654321/44521
|
題名: | 臉書社群新聞的接收分析:消費動機、編輯引言接收與詮釋研究 Reception analysis of Facebook news:Motivation,meta-title and reader's interpretation study. |
作者: | 簡羽婕 (CHIEN,YU-CHIEH |
貢獻者: | 新聞學系 |
關鍵詞: | 社群媒體 社群消費 社群新聞 社群新聞編輯 社群新聞引言 |
日期: | 2019 |
上傳時間: | 2019-06-12 12:02:51 (UTC+8) |
摘要: | 社群新聞內容的特徵是將新聞訊息以極為短暫、快速及高頻率流動方式在網路上被報導、傳布及分享,同時常以「摘要式」(abstract)或「超連結」(hyperlink)形式呈現。而以此為生的「社群新聞編輯」(social media news editor),也就是俗稱的「小編」成為新的新聞中介者,這種「新中介」及社群媒介上摘要式新聞模式,讓小編必需在新聞內容中加入不同引言吸引消費者點閱新聞連結,在產製的新聞內容或是新聞產業中扮演的角色,都替當前的新聞媒體帶來了新的新聞實踐方式及內容。
身為社群當道時代的第一線,社群新聞編輯在新聞選擇及引言的實踐上都明顯呈現出與傳統價值的衝突性。而對消費者而言,社群媒體上的資訊過於龐雜,社群編輯的引言,往往是影響讀者會不會點進連結閱讀的關鍵之一,更可能成為他們「理解新聞事件」的參考觀點。
本研究基本論點認為,社群新聞編輯對新聞的處理實際上是一種「新聞再框架化」過程 (re-framing process),社群編輯替新聞消費者「再感知」(re-making sense of news)的實踐同時影響了讀者對新聞報導理解及影響其新聞消費實踐(如在社群媒體上分享)。綜合以上背景,本研究提出三個研究問題:ㄧ、「消費者使用社群媒體的動機為何?社群新聞消費者如何看待社群媒體上的新聞?」二、「消費者如何詮釋社群新聞編輯及其引言?」三、「社群新聞編輯的引言如何影響消費者接收或消費新聞?」來探討目前社群新聞環境,並以訪談法析探究現今社群消費者在社群新聞上的消費行為和動機,以及如何詮釋或解讀社群新聞編輯本身及其言論。
研究結果發現,社群新聞消費者使用社群媒體的動機為方便獲取多樣化資訊和瞭解時下討論的議題,但對於社群新聞卻抱持著極大的不信任感,多數消費者在此矛盾中呈現的態度屬於研究者歸納的消極型社群消費者。而對於社群新聞編輯及其引言,社群新聞消費者也延續對於社群新聞的不信任感,面對研究者在訪談中給予的各種引言類型的案例時,大多數人對於「評論式」的小編引言帶反感,認為帶有個人主觀意識的「小編」或「小編引言」都被認為是在社群中「帶風向」的幫兇。因此,社群新聞消費者在面對社群新聞編輯的引言時大多採取「協商」的位置去解讀,也就是不對社群新聞編輯及其引言表示意見但也不輕易採信。 |
顯示於類別: | [新聞系暨新聞研究所] 博碩士論文
|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
描述 |
大小 | 格式 | 瀏覽次數 |
index.html | | 0Kb | HTML | 356 | 檢視/開啟 |
|
在CCU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