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學機構典藏 CCUR:Item 987654321/44288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47249/51115 (92%)
造訪人次 : 14240142      線上人數 : 733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主頁登入上傳說明關於CCUR管理 到手機版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irlib.pccu.edu.tw/handle/987654321/44288


    題名: 從社會運動理論看香港民主化發展之研究-以雨傘運動為例
    The Study on democratized development of Hong Kong in the view of social movement –Take the Umbrella Movement for example
    作者: 莊鄧莉萍 (JHUANG,TENG LEE-PING)
    貢獻者: 國家發展與中國大陸研究所中國大陸組
    關鍵詞: 香港
    HONG KONG
    日期: 2018
    上傳時間: 2019-05-29 12:15:25 (UTC+8)
    摘要: 香港民主化議題是近年來探討不斷的議題,港府如何處理群眾運動更是當務之急的工作。社會運動,其目的是喚醒社會大眾對於社會現狀的關注,抗爭集體行動者所能採取的社會抗議行動。雨傘運動在香港歷史上具有很大的意義,因為這是一場史無前例大型的公民抗命運動,許多意義值得我們深究。
    雨傘運動,這是在2014年9月26日至12月15日在香港發生的一系列爭取真普選的公民運動。本文主要探討社會運動相關理論,包括集體行為理論、資源動員理論以及相對剝奪感理論,透過理論與香港雨傘運動的結合情況,使對雨傘運動有更清楚的理論與運動本身的關注。本文更期盼日後香港特區政府在面對群眾運動有更圓滿的處理方式,使香港社會穩定,進而帶動經濟發展。
    本文採取社會理論的研究途徑及文獻分析法,透過這些途徑及方法來達成本文研究目的。本文的學術價值在於透過香港經驗與個案研究作為台灣未來發展的借鏡與參考。同時將社會運動理論與雨傘運動的個案結合使能看出香港民主化發展的軌跡;更重要的是,期盼日後港府在面對與處理群眾運動能夠有更妥適的因應與處理方式。

    關鍵字:集體行為理論、資源動員理論、相對剝奪感理論、雨傘運動、民主化
    顯示於類別:[國家發展與與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博士班] 博碩士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index.html0KbHTML119檢視/開啟


    在CCU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