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永續發展觀念的推行在一九八○年代以來已經得到廣泛的支持,已發展國家多數皆將它視為重要的施政方針,而生態經濟學家相信人們之所以對永續發展感到興趣,是由於堅信當前人們的活動會破壞環境,並且會造成許多無法彌補的後果。 然而單就永續發展的觀念而言,這個字眼其實含意是相當模糊的,許多批評者甚至認為永續發展本身並無任何意義;永續發展較通行的定義為「滿足當代之需要,且不損及後代滿足其需要的發展機會」,這個由弱永續性定義的永續發展雖然能引起共鳴,也無法詆毀,但在操作上還是相當不易取得共識,對於永續發展操作的解釋就如人飲水,任何人都可以灌注其個人觀點,這也導致永續發展在運作上常有陷於五里霧的情形。因此,在有關永續發展的討論中,需要的相關知識與技術是必須被提及的,這些知識工具可以用來組織資料並解釋、創造及分析概念,並將資料及觀念應用於政策決定上,這也是「操作化」的永續性。本文期望藉由較深入的看法對永續性知識工具的設計提供較大的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