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學機構典藏 CCUR:Item 987654321/38178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47225/51091 (92%)
Visitors : 13997081      Online Users : 228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jsp.display-item.identifier=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irlib.pccu.edu.tw/handle/987654321/38178


    题名: 中國大陸「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之研究:外交與經濟面向的發展合作觀
    Mainland China’s “21st 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 Strategy: Diplomatic and Economic Perspectives
    作者: 王宗銘
    贡献者: 國家發展與中國大陸研究所中國大陸組
    关键词: 一帶一路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發展合作
    東協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
    One Belt One Road
    21st 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
    Development Cooperation
    ASEAN
    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
    日期: 2017
    上传时间: 2017-09-26 11:02:45 (UTC+8)
    摘要: 本研究針對「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倡議探討其經濟、外交意涵,研究架構假設是,「一帶一路」是中國以「發展」為中心的外交政策,推動與沿線其他國家的「發展合作」,其中外交合作的功能是基於推動其自身經濟發展的需要,進行與東協十國發展戰略的對接與協調;經濟合作是為了安撫東協十國對中國正在進行的維護南海主權強勢外交所產生的不滿情緒,緩和彼此緊張的關係;目的並非是為了解決南海主權爭議,而是在於影響美國和東協十國接受中國的主權主張,進行「調適」,區域安全架構在短期內並不會被改變。
    「一帶一路」最重要的動機是中國輸出過剩產能,有助其支持維持國內經濟成長保持一定的速度。此外,中國高鐵走出去,泛亞鐵路網的中寮、中泰合作項目,是習近平親自要求實施互聯互通早期收穫計畫的成果,另外,印尼雅萬高鐵項目也是其中之一。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的外交意義在於,反映的是中國與該國之間的戰略信任,發展戰略對接是彼此確認合作關係,簽署政府間合作文件。習近平在評價成果時,認為這是落實中國的核心利益外交目標,也就是中國堅持的主權、安全、發展國家利益同時得到維護。本文認為,這是中國對其在該區域的發展利益、戰略利益再確認(reassurance)的過程,其中的最大變數是美國如何回應。
    显示于类别:[Graduate Institute of Chinese Studies ] thesis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描述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index.html0KbHTML539检视/开启


    在CCUR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