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名: | 弱環境風切下快速移動颱之對流不稱研究 - 寶發颱風(2012) |
作者: | 邱昕弘 |
貢獻者: | 地學研究所大氣科學組 |
關鍵詞: | 垂直風切 移動速度 颱風不對稱 寶發颱風(2012) |
日期: | 2017 |
上傳時間: | 2017-09-26 10:24:10 (UTC+8) |
摘要: | 過去研究指出颱風之對流不對稱主要受背景流場與垂直風切等環境因子所影響,颱風的強對流主要發生於垂直風切方向左側。但處於弱環境垂直風切下的颱風依然會有對流不對稱的現象存在,此時對流不對稱現象可能由移動速度或者其他因素所導致。因此針對弱環境風切且快速移動之颱風個案進行分析,驗證環境垂直風切以外之因素所產生的颱風對流不對稱現象。本研究使用聯合颱風警報中心(Joint Typhoon Warning Center,JTWC)最佳路徑資料、美國國家環境預測中心的大氣分析資料(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 Final Analysis,NCEP FNL)和美國國防氣象衛星計畫(Defense Meteorological Satellite Program,DMSP)衛星所搭載的特殊微波感應儀(Special Sensor Microwave Imager/Sounder,SSMIS)與熱帶降雨觀測計畫(Tropical Rainfall Measuring Mission,TRMM)之微波頻道衛星雲圖分析颱風背景資訊。再以中尺度數值天氣預報模式(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 model,WRF)進行在弱環境垂直風切下快速移動的颱風之數值模擬探討。
為了探討是否在弱環境垂直風切下,颱風仍然會有對流不對稱的現象發生,所以在設定弱環境垂直風切且西行快速移動的條件之下,從過去的颱風個案中選定寶發颱風(2012)作為本實驗之研究個案。藉由JTWC最佳路徑資料計算颱風移動速度;NCEP FNL分析颱風環境垂直風切大小;以及SSMIS與TRMM微波頻道衛星雲圖了解颱風環流結構發展狀況。接著使用WRF模式針對寶發颱風(2012)快速移動期間進行模擬,其中雲微物理過程Lin et al.參數法、積雲過程previous Kain-Fritsch參數法與邊界層過程ACM2 (Pleim) PBL參數法的實驗組合之強度與路徑模擬結果最接近觀測,故以此組參數當作控制實驗(CTL)進行分析探討。除此之外,分別更改上述三種物理過程設計成一系列物理過程參數的敏感度測試實驗,檢驗模式中不同物理過程對颱風強度、路徑模擬與對流結構發展的影響。
最後由分析的結果得知當環境垂直風切較弱時,對流依然有利於在颱風下風切處發展,但垂直運動速度分布會受颱風內的局部垂直風切所主導,此時較強的垂直運動區域會對應出現在颱風內局部垂直風切較強的位置。然而因為最大回波值的分布會受颱風氣旋式環流所影響,所以較高的回波值會出現在強垂直運動區域的氣旋方向下游處。此實驗之結果與過去對流主要由風切所主導的結論一致,但與弱環境垂直風切時對流受移動速度影響的論點不同。 |
顯示於類別: | [Department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 Graduate Institute of Earth Science / Atmospheric Science ] thes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