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46962/50828 (92%)
造訪人次 : 12434172      線上人數 : 519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主頁登入上傳說明關於CCUR管理 到手機版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irlib.pccu.edu.tw/handle/987654321/37426


    題名: 台灣東南沿海對流活動雷達觀測之統計特徵分析
    Statis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vective Activities off the Mountainous Coast of Southeastern Taiwan from Long-Term Radar Observations
    作者: 林哲佑
    貢獻者: 地學研究所博士班
    關鍵詞: 對流活動
    對流線
    雷達
    地形效應
    海面溫度
    convective activity
    convective line
    radar observation
    terrain effect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日期: 2017
    上傳時間: 2017-08-16 10:12:08 (UTC+8)
    摘要: 在台灣東南沿海地區經常觀測到降水系統的發生,雖然先前已有一些研究針對線狀對流系統進行探討,但我們對於它的統計特徵及生成機制的了解仍十分有限。然而,由於這些對流活動有時會伴隨較強的降水,對於在此區域航行船隻或飛機之安全可能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故本研究利用雷達、地面觀測、探空、衛星與NCEP再分析資分析1998~2004年464個台灣東南沿海對流活動個案之統計特徵,並探討阻塞氣流(blocked flow)對於對流活動之影響,其中也將針對海面溫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與對流線之關係進行探討。此外,由於先前有關對流線之討論皆集中在大氣條件為弱綜觀之統計與個案研究,對於發生在強綜觀的對流線之統計特徵我們所知仍然有限,故本研究也將會針對颱風環境影響下之對流線進行探討。藉由上述各種統計分析,期望對台灣東南沿海地區之降水特徵能有更全面的了解,並利用這些統計結果來增進沿海地區之降水預報能力。本研究將對流活動個案依成熟期的形狀區分為5種降水型態後,發現其中46%為近海地區對流線;24%為外海地區對流線;14%為多條對流線;6%為不平行台灣東南海岸走向之對流線;非線狀的對流活動則僅佔10 %。分析顯示近海地區對流線之生成由離岸風所主導;外海地區對流線之生成與較強之阻塞氣流有關;多條對流線之生成則可能受到離岸風與阻塞氣流同時影響。此外,當阻塞氣流較弱時,海岸山脈附近較強之離岸風才可能會影響對流活動之發生位置,進而導致近海與外海地區皆有對流活動之發生;而當阻塞氣流較強時,離岸風對於對流活動之發生位置影響則有限,故對流活動發生位置會集中在較外海的區域。

    在海面溫度對於對流線之影響方面,統計分析指出,比起海面溫度較高之區域,對流線較常發生之位置與海面溫度梯度(SST gradient)較大之區域更為一致,皆在離岸30 km以內之沿海地區有較高之發生頻率與較大之海面溫度梯度。對流線在冷季(10月~4月)較常發生,暖季(5月~9月)則反之。沿海地區之低層輻合強度與對流線在不同月份之生成頻率也有著一致性,在平均低層輻合較強的月份,其對流線生成頻率也相對較高。造成低層輻合季節性變化的原因,除了大環境風場的改變外,海面溫度梯度可能也有所貢獻。在颱風環境影響下對流線之統計研究方面,分析顯示當颱風中心位於呂宋島東北方,122°E~127°E與16°N~20°N此區域內,在台灣東部海域經常觀測到對流線的生成,且生成之後隨即向西往台灣本島移動,對於東岸降水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此移動情形可能與颱風靠近台灣使得環境風場增強有關。此外,環境風場遇到沿岸山脈地形阻擋所產生之阻塞氣流對颱風環境影響下的對流線生成可能扮演重要的角色。
    顯示於類別:[地理學系] 博碩士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index.html0KbHTML237檢視/開啟


    在CCU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