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本研究主要是利用全台灣各地雨量站之逐時雨量資料結合颱風資訊與高解析度之地形資料,評估傳統氣候模式對於颱風降雨預報的準確度,探討預報降雨誤差可能的原因,並且考量額外的氣象物理因子於模式當中,藉此改善氣候模式的預報準確度。利用傳統模式預報颱風降雨,模式對於掌握颱風的降雨特徵有一定的準確度,但是降水強度的預報,對於主要降水的區域則有明顯的低估情況,而這些區域又常常位在山區。我們統計分析地形引發的垂直速度的頻率(大於1 m s-1)與標準化後的預報雨量與實際雨量的誤差,在特定範圍內標準化的誤差(-1~1)得知其垂直速度的頻率與預報誤差有正相關性,即垂直速度的頻率愈大則誤差愈多。因此我們根據分析結果,在原始的預測雨量上進行修正。
為了評估此方式有無改進模式,我們使用RMSE的方式,分別評估改進前與改進後的模式表現。結果顯示RMSE對於大部分得颱風個案都有些許改善。另外單獨評估前30%降雨區域的累積降雨量,改善的情況更加顯著,這些分析評估顯示,修正後的氣候統計模式對於強降雨預報的能力有明顯的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