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學機構典藏 CCUR:Item 987654321/37205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47249/51115 (92%)
造訪人次 : 14184461      線上人數 : 644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主頁登入上傳說明關於CCUR管理 到手機版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irlib.pccu.edu.tw/handle/987654321/37205


    題名: 沈曾植《曼陀羅寱詞》研究
    The study on《Mandala Yi Ci》by Shern,Zeng-Zhi
    作者: 楊炳元
    貢獻者: 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關鍵詞: 沈曾植
    曼陀羅寱詞
    清詞
    日期: 2017
    上傳時間: 2017-08-09 14:28:55 (UTC+8)
    摘要: 「詞」之一體,係源自詩,故有「詩餘」之稱,又因句有長短且可和樂,故亦稱曲子詞、長短句或樂府。其發展過程,為萌端於隋末唐初之燕樂,復經中唐文人劉禹錫、白居易等不斷試作,直至晚唐再透過溫庭筠、韋莊等,確立出有別於唐詩之體貌風格,之後,更歷經五代之涵養滋潤,始在兩宋蓬勃發展臻至極盛,成為宋代新一代表性文學。惟經元、明兩朝,因戲曲、小說之興盛,逐漸式微衰亡,踵至有清一代,因文人作詞風氣蔚然再起,致有詞學中興之譽。本論文即是以清末大儒亦是著名詞學大家沈曾植之詞作,分為以下六章節進行剖析探討:
    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沈曾植詞之研究概況,研究範圍與預期成果。
    第二章沈曾植生平與著作,結合詞人所處之時代背景,含清末政局與社會、詞壇概況,對詞人創作之影響,綜述詞人生平事蹟。此外,亦呈現沈曾植於文學著述方面之成就。
    第三章《曼陀羅寱詞》之調韻形式,分析詞人填詞,對詞牌的使用以及詞作押韻,呈現詞人擇調用韻的形式。
    第四章《曼陀羅寱詞》之主題內容,分別就詞作之有關唱和、題畫、贈寄、詠物、傷感國事及其他等主題多樣類別探析,以體現《曼陀羅寱詞》之主題內容寫作面向。
    第五章《曼陀羅寱詞》之寫作特色,歸納詞作和韻、取象、修辭暨用典四方面之表現,說明詞人如何巧妙和韻,並運用典故創作,又如何取象天文、植物、動物等,以及如何以修辭呈現詞章藝術美,並討倫詞作風格。
    第六章結論,就遺民詞沈曾植《曼陀羅寱詞》之詞作成就與評價等作一綜合探討歸結。
    顯示於類別:[中國文學系博士班碩士班] 博碩士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index.html0KbHTML230檢視/開啟


    在CCU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