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對人類健康造成的負面影響,包括意外傷亡的增加,傳染病的流行強度加大,人群患病的風險上升。例如,極端高溫天氣特別對兒童、老年人、體弱者及慢性疾病患者造成發病率上升;洪澇災害可能引起某些蟲媒病以及水源性傳播疾病的風險;低溫將增加心肌梗塞的發病率;空氣汙染將造成心肺系統疾病的增加等。極端事件的災害風險管理,從法律意義上講,災害風險管理的最重要的問題就是各級政府部門要嚴格履行法律賦予的職責,做好整備、應變、復原和重建工作;從科學意義上說,風險管理的核心問題是優化決策問題,化被動防災為主動應對,使防災減災工作由減輕災害損失向降低災害風險轉換,這也是國際上防災與減災發展的新趨勢。 因全球暖化造成氣候劇烈變遷的當下,針對弱勢群使用焦點座談及隨機立意配額抽樣方式進行問卷調查以勾勒出其對上述議題心智圖像與其傳播行為做為決策參考。實為迫在眉睫。本研究採焦點團體法針對北、中、南、東專家和社會福利機構(兒少安置機構、老人安養機構、身心障礙機構)做訪談共計30名及問卷調查以隨機立意配額抽樣方式針對北、中、南、東財(社)團法人服務在地對獨居老人、原住民及中低收入等三類共計120份問卷。進行研究資料之蒐集,研究目的有四: 一、評析台灣自然環境之風險因子評估。 二、探討弱勢族群對自然災害認知、態度、需求與因應能力。 三、分析現有社會福利機構對自然災害之因應能力及策略。 四、分析弱勢族群對自然災害的傳播行為。 |